任睇No.1
  • 29º
  • 84%
  •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情緒百子櫃——腦磁激治療抑鬱症

  雖然抗抑鬱藥物已相當普及,但仍有一些病人不適合服藥或藥效不理想。例如,有些病人對藥物反應敏感,服藥後有很嚴重副作用,或有些病人對多種藥物敏感,故無法找出一種安全的抗抑鬱藥。另外,有些懷孕媽媽希望避免服用藥物,以免影響胎兒。因此醫學界一直嘗試找出藥物治療以外,治療抑鬱症的方法來填補這個漏洞。

  若我們回顧精神科治療的歷史,不難發現原來在抗抑鬱藥還未出現之前,便有腦電盪治療。腦電盪治療是讓微電流通過腦部,從而產生羊癎症的症狀。至於為何這樣能醫治療抑鬱症,現在還未有定案。不過從過往經驗所得,這個治療方法對抑鬱症確實非常有效。可是,由於腦電盪治療需要全身麻醉,並不是每一位病人都能接受或適合。而且,腦電盪治療後往往導致病人局部失憶,因此,腦電盪治療只會施於最嚴重的病人身上。

  循着這個方向,科學家便想,除了電流之外,還能利用甚麼物理現象來激活我們的大腦呢?

  基於腦電盪治療的啟發,醫生想出利用磁場來直接激活腦細胞(neuromodulation)。運用尖端儀器把磁場集中在一點,令治療範圍更精準,而穿透力亦足夠穿過我們的頭骨,直達我們的腦部。這樣,腦磁激便在這個背景下誕生了。

  腦磁激優點在於毋須全身麻醉,因此沒有了全身麻醉的風險。此外,由於已接受了腦磁激治療,需要服用的藥量也能減到最低,甚至毋須服用藥物。病情開始好轉的時間也可能比服用藥物為早。現在,以腦磁激治療抑鬱症已獲得歐盟及美國藥物食物管理局認可。

  由於對抑鬱症的成效理想,醫學界正研究用腦磁激來治療不同的精神科疾病,如失眠、強迫症,甚至有學者在研究用腦磁激來治療自閉症等。相信不久的將來,一部份我們過往認為是不治之症,將成為歷史的回憶。

陳蔓蕾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