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我以外,其他的醫護人員,每當想和張女士談話,也都不斷「食檸檬」。當時,張女士給我們的表面訊息很明顯:就是她拒絕任何外界的幫助。但是,隨著我們進一步了解病情,我們也「聽見」她的背後其他的訊息:張女士在龐大的抑鬱情緒和負面思想的籠罩下,只覺得自責、絕望,看不見治瘉的希望,也放棄作治療的嘗試。但在醫者的眼中,這個絕望的訊息,正是她的求救訊號。
我們掌握着這個訊號,成為我們和張女士的連繫。張女士逐漸能夠向我們訴說她的經歷和以往的創傷。在訴說的過程中,她內心積壓著的情緒有了出口,也能慢慢整理紊亂的思緒。經過藥物和心理治療後,張女士的情況逐漸好轉,開始和他人有說有笑,回復動力,參與病房的治療活動。張女士的眼中,也再現原來就屬於她的自信光芒。出院後,張女士重拾她在工作和家庭的角色,生活重回正軌。
出院前,張女士對我說,「醫生,以後不要再見了。」我報以一個滿意的微笑。這句說話的弦外之音,我也聽到了。
精神科專科醫生
鄭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