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榕榕(Ruby) - 我有個夢|榕榕細語

剛剛去看了香港首個長壽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結果哭成淚人!然後這幾天不停回想各個故事中角色追求夢想的過程,繼而自我反思人生,種種的情節,百感交集。榕榕平常都在這專欄跟大家分享有關時裝題目,今次為甚麼會談到音樂劇,全因「追夢」二字。

記得十三、四歲的時候,因為太喜歡家政課中自己設計的小背心,當時家政老師告訴我說,可以考慮當時裝設計師,對那時候還沒搞清楚自己愛好的我像當頭棒喝,才發現原來自己從心底裏就是那麼愛美。後來在報章上看到一則報道,說很多知名時裝設計師都是就讀英國Central Saint Martins,便拿着該篇剪報告訴爸爸媽媽:我想讀這間學校!回想當初並沒有顧慮太多,既沒想過離鄉別井需要適應,也沒想過要考進這學校有多難,更加沒有想過當地學費、生活費、畢業後的就業機會,還有將來收入等等,就是純粹出於喜歡時裝,現在回想可說是勇敢卻又天真。

慶幸榕榕的爸爸媽媽也算是開通的家長,沒有很反對我這個時裝設計夢。16歲那年的學校家長日,班主任告訴我媽媽,說我衣着打扮很前衞,是否晚上常去「的士高」,言下之意就是以為我是個壞女孩!但有趣是媽媽跟班主任的妙問妙答,她回應說是因為我想成為時裝設計師,才那麼喜歡配搭,慶幸當年成績中上、操行正常,老師也沒有再說甚麼。然後17歲那年,爸爸更到Central Saint Martins在香港的招生辦事處查詢,悄悄地為我打算。

得到父母支持,可說是讓追夢的路輕鬆多了。話雖如此,但其實追夢過程還真不容易,畢業之後進入社會工作,學會夢想和現實總要取得平衡,通俗點說「藝術家都要食飯」。自己以前都嘗試創立過兩個小品牌,說不上成功,只能做到收支平衡,如果當年沒有打工,根本難以養活自己。音樂劇中的學生,為着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奮鬥,當中亦提到老師和家長的期望,希望學生們努力讀書,有一個穩妥的將來。現實和夢想其實可以並存,但我們必須要有Back Up Plan,同時間要努力和堅持,羅馬不是一日可建成,夢想亦不可能一步登天。

《我們的青春日誌》是一齣適合老中青各年齡層觀眾的音樂劇,當中劇情的一些細節,總能觸動你的心靈,引起共鳴,亦不乏讓人反思的地方。對父母關係、對教育制度,還有在學時的夢想,有幾多在長大後能夠堅持、能夠實現?大家又有否後悔過,有否錯過了甚麼?不論是在學還是在職的你,都很值得入場看看。
馮榕榕(Ruby)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