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一個行業也發起了一些活動,去製造聲音讓人注視環境議題,但歸根究柢,人類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又是否能一下子改變,完全地做到符合環保要求呢?我自己認為是尚有改善空間。關於文物保育、資源回收這些行動,並未算是人人都積極參與。
最近有一環保團體非常搶鏡,他們在進行活動時都身穿反對使用石油與天然氣環保組織「Just Stop Oil」的上衣,並且做出引起大眾關注的行為。他們早前便在英國倫敦國家藝術館向梵高名畫潑番茄湯,目的是要求英國政府優先協助平民解決生活成本急升問題,而非開發新的化石燃料項目。9月底另一參與組織成員在一場愛華頓對紐卡素的足球賽事中,突然闖入球場並身穿「Just Stop Oil」進行抗議。這些行動看似在搗亂,但無可否認引起了極大迴響,行動時他們並沒有遮掩自己的樣貌,完成後還不慌不忙地留在原地給人們影相拍片,實在是勇氣可嘉。雖說是成功引起迴響,但使用這些手法去引起注意,榕榕絕不鼓勵,始終這些行為給大眾帶來不便,而且某程度上是會嚇到身邊不知情的人。尤其是一些珍貴畫作,相信大家都不希望因他們上述行為而遭受到任何破壞。
這些極端的做法,其實又可以持續多久呢?當然他們的抗議行動不止上面所提及的,但諷刺的是,這類行徑似乎跟他們一直提倡的環境保護有點背道而馳。既然要愛護環境節約能源,為甚麼又要去破壞一些我們所珍惜的東西呢?勿論如何,保護環境節約能源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後代不用擔心能源問題,但願大家也認真看待環境對我們的呼喊。
馮榕榕(Ru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