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9º
  • 81%
  • 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
所屬專欄:
其他專欄
專欄名稱:
升學表表姐
作者:
湯圓

走進台南的日式平房書店,入店要除鞋,感覺由外到內日系。唯一的店員駐在大門玄關的書桌兼收銀處,鮮有離座。這裏裝修像住家般雅致,空間好寬敞,書放得很易達,隨手可揭可讀。屋內每個廳房,都放了或沙發茶几,或餐枱椅,讓讀者舒舒服服坐下閱讀,時間不限,那管你買書不買書。可恨我作為遊客就算多閑遊都免不了要趕行程,倘為本地閒人,相信會日日到此「打躉」打書...

詳細

落筆之時,正在外遊,跟很多香港人一樣,此為COVID開始3年來,重新出國的首航。是次出遊跟我以往的有一點很不同,今次我要自己一手一腳設計和安排全部行程!沒錯,你沒有看錯,本人幸運或不幸,以往出遊都有非常熱心的好友或組織能力者主持大局。我的歐洲大陸遠行,或一海之隔的澳門小島之旅都是確定護照沒過期,執好行李就可以出發。直至今次,確定要探訪一下...

詳細

小男孩小學二年級,偶爾晚上睡夢中「瀨尿」。爸媽用各種方法訓練他、幫他,如孩子9時半上牀,爸媽自設安全線,午夜前後主動弄醒他,要他睡眼惺忪地去洗手間「屙咗先」。如此一般情況至早上都「安全著陸」。若遇上孩子晚飯多喝了利尿湯水,安全線有時會「百密一疏」。無奈的是,孩子若醒覺自己在牀上「瀨」了,總會爬起來向爸媽求救善後。大人硬着頭皮打點孩子換褲、...

詳細

剛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收到6歲小男孩的邀請,跟他一家參與親子界的一件盛事,去「放電節」放電!孩子一家雖然於疫情期間都有戶外郊遊,但也僅限於一家人小規模活動,如此開宗明義兼無拘無束地參與大型親子嘉年華,3年來還是第一次!孩子當然格外精神,身心做足準備,小男孩甚至不厭其煩於前一天致電給我,提醒我要準時集合,不可以遲到!可憐配角如我也不敢怠慢。...

詳細

近年多了學生到海外升學,也多了本地家長為孩子選擇報讀國際學校。而國際學校會採用不同的課程系統,無論在教育理念、上課模式、評核方向,甚至升學銜接選擇都各有不同、各有重點。爸爸媽媽既要知道子女的個性,亦需要了解不同國際課程的特色,知己知彼,則可以減少給孩子錯配學校的機會。曾經就聽過有家長誤以為IB課程只重創意活動、報告形式學習,學生毋須長篇大...

詳細

瑣事有感一望着工作枱上小小一盤淡藍小繡球花,自覺我和她都夠好運,因為上司或者物業管理員沒有指示我要移走她,還有枱上載有兒時好友的小相架、電話旁會放香的小木頭、貼在牆上由華戈老師揮毫贈留念的書法作品等。數數原來我在工作的地方,放了大大小小,或有紀念價值、或可以發放點點正能量、或能於一片機械式工作氣氛中提供絲絲生氣的東西。重要的事說多次,非常...

詳細

沒有了口罩令的首兩天,大眾很是關注「你今天有沒有戴?」還有「家中仲有好多存貨,點算?」不過對聽障人士而言,解除強制戴口罩規定,相信是日常生活的一大喜訊,因為他們很多時間需要閱讀口形來與別人溝通!一位聾人欖球員Mary就曾經表示,疫下人人戴口罩,溝通困難了很多。原來香港有一隊「香港聾人欖球隊」,你知道嗎?讀書時我算是「興趣式體驗」過學界欖球...

詳細

隨著移民英國的家庭數字上升,部份家長會因為私立學校的成績表現和配套設備較理想,而讓孩子入讀私立日校或寄宿。個別家長會問,兩者該如何秤?撇開每所學校的特色去比較,最直接是日校的本地學生比例較高。日校普遍以照顧本地學生需要為主,未必會提供那些國際學生較有需要的適應輔導或英語調適課程;反之寄宿學校多年來有不少國際學生在校園生活過,其軟件和硬件多...

詳細

一天,朋友家中的工人姐姐為餐枱添了一束白色菊花點綴,女主人放工回家看見心有戚戚焉,意識到這是姐姐的一番心思,就忍口不表達。過了幾天,恰巧有機會跟姐姐閒談,就趁氣氛輕鬆愉快,順道提起香港人一般只會在紀念拜祭時才會選用純白菊花,加上近農曆新年喜慶節日,女主人表示較喜歡家裏放有顏色的花!姐姐似乎明白到香港人的習俗。又過了一天,女主人放工回家,眼...

詳細

近日兩首熱播廣東歌非常吸引我的耳朵,一首是湯令山主唱的《笑住喊》,另一首是林海峰唱的《重要嘅嘢講三次》。兩首歌就算第一次聽,都格外親切,因為兩份歌詞,都是林海峰先生用很地道的廣東話去創作,加上唱的人咬字清晰,完全沒有「唔睇字幕真係唔知佢唱乜」的效果。兩首曲旋律易入口不在話下,撇開旋律單看歌詞,如果將「就算我郁啲小器將你激親」,變了「就算我...

詳細

早前氣溫徘徊十多度,感覺似重遇久違了的香港冬天。溫度驟降,人人出動大褸羽絨,屋中暖氈暖爐都從櫃裏出來待命。冷空氣令人頭腦清醒,也容易叫人傷冬悲秋勾起情緒,就在一個又濕又冷的晚上,想起已好幾個月沒有跟姑媽見面也沒有通過話,就打了一通電話給姑媽。姑媽年近八十,個子小但精靈,跟已長大成人的孩子同住。雖老人家不愁沒人噓寒問暖、打點照顧,身為小侄也...

詳細

熱門:葉Sir食經 Executive日記 巴士的點評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