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在過去四個多月的反修例風波中,飽受激進示威者破壞干擾,甚至縱火,不少車站設施受損,載客能力備受考驗。港鐵公佈九月份的乘客量資料,本地線總客量近一億二千七百萬人次,比起今年八月的一億三千萬人次下跌了約百分之三,已是連續第四個月下跌,而按年比較更跌百分之六點五八,不計日數較少的二月,總載客量是二○一五年四月以來最低。
除了受破壞行動影響,市民憂慮人身安全,在遊行示威的日子減少外出,也減低港鐵的載客量。港鐵近日為維修各車站的設施,被迫在晚上提早收車,流失了不少乘客,港鐵的營運正面對通車以來最大的挑戰。
港鐵陷入危機,市民出行非常不便,上學、上班、社交消遣等活動亦全面受阻。至於商業和民間活動,也依靠港鐵的運載服務,港鐵受襲致令效率下降,也增加了商業和社會成本,最終整體經濟也受連累。
港鐵作為本港最大的集體運輸工具,擁有最高的乘客流量,其地位不能被其他交通工具所取代,與民生、社會和經濟息息相關,現在每天提早關站「療傷」,希望可以早日「康復」,為公眾提供正常服務。激進示威者亦要念及民生,不應再向港鐵狠下毒手。
李一飄
社論——港鐵療傷 何堪再砸
其他
更多- 社論——港童「四眼」稱冠不是榮譽2019-12-13
- 社論——一刀切廢「小白象」未必好2019-12-12
- 社論——滅恐襲於萌芽階段2019-12-11
- 社論——放水谷消費 事不宜遲2019-12-10
- 社論——不復平靜 怎保有飯開2019-12-09
- 社論——向私院借箭 抗擊流感潮2019-12-06
- 社論——新興「奪命車」不可無王管2019-12-05
- 社論——重振法治 防匪幫趁亂坐大2019-12-04
- 社論——打工仔水緊 免稅最實際2019-12-03
- 社論——主動出擊 吸「出走」人才回歸2019-12-02
- 社論——資助一「針」 免逼爆病房2019-11-29
- 社論——少唱高調 先管好公廁2019-11-28
- 社論——復辦盛事 快樂時要快樂2019-11-27
- 社論——地氈式搜尋 結束捉迷藏2019-11-26
- 社論——海嘯式投票 盼掃走暴戾2019-11-25
- 社論——犯法學生急須「浴火重生」2019-11-22
- 社論——免費過紅隧 皆大歡喜2019-11-21
- 社論——維護家園 豈容侵犯2019-11-20
- 社論——及早出招紓飯碗危機2019-11-19
- 社論——跳出框框 幫幫停課學生2019-11-18
- 社論——旺角食肆 「雪崩」 快出現2019-11-15
- 社論——市民清路障振奮人心2019-11-14
- 社論——強迫「三罷」 市民無辜受累2019-11-13
- 社論——不容破壞港鐵釀大災難2019-11-12
- 社論——貴租不紓緩 扶貧得個「桔」2019-11-11
- 社論——銀彈抗流感 物有所值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