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度決定停辦十五個年宵花市,其後轉軚,加強抗疫措施後,容許原址局部重開,這種出爾反爾施政,一石激起千層浪,除了多個受限聚令打擊的業界怨聲四起,要求照辦煮碗,局部重開之後,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亦發聲,批評政府防疫準則不一,要求重開部份康體及文化場地。政府不能裝聾扮啞,必須作出回應。
年宵花市翻生,為何其他活動不可以在精準抗疫之後恢復?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原因是政府政策講求邏輯,如果一方符合抗疫條件就可以推行,為何其他人依樣畫葫蘆又不可以?馬逢國的提議,具充份理據,先說演藝活動,觀眾入場前量體溫、必須戴口罩、座位分隔、不設中場酒會,又不會在場內走動,比起年宵花市的移動人流,更加安全。
體育活動方面,不應一刀切禁止,如沒有身體接觸,如打網球、打乒乓、健身等,出現病毒交叉感染的機會不高。至於足球、籃球等,如果參與者願意戴上口罩,染疫風險亦可控。其實,運動播疫高危地是更衣室,只要做好清潔,限制使用,如不准洗澡,爆疫風險也大大減低。
各界大聲疾呼,除了質疑政府政策混亂之外,也涉及多個行業的生計,在限聚、限業令下,大批員工手停口停,讓他們盡快局部復工,是一個重大民生問題,官員知道民間疾苦嗎?
李一飄
社論——花市可開 康文場地為何不可?
其他
更多- 社論——疫戰要變陣 飲食業頂硬上2021-03-05
- 社論——慢性病者打針 問醫生最穩陣2021-03-04
- 社論——預約打針「塞車」不利抗疫2021-03-03
- 社論——講又唔做 食肆爆疫累全行2021-03-02
- 社論——嚴格掃碼 出行始安心2021-03-01
- 社論——早推吸客大法 許勝不許敗2021-02-26
- 社論——各行業應大促銷 吸消費券花費2021-02-25
- 社論——做好抗疫「孖寶」 爭取早日通關2021-02-24
- 社論——打針自保 也推動社會復常2021-02-23
- 社論——蠱惑派對房恐成播疫溫牀2021-02-22
- 社論——打最Fit疫苗 確保萬無一失2021-02-19
- 社論——疫苗證安全 打得快好世界2021-02-18
- 社論——檢測需求爆升 急須通樽頸2021-02-17
- 社論——疫苗遲打 拖慢香港復甦2021-02-16
- 社論——拜年化整為零 大吉又利是2021-02-11
- 社論——制定精準限聚令 令人心服口服2021-02-10
- 社論——打疫苗澳門搶閘 港要追落後2021-02-09
- 社論——走甩緊密接觸者 後患無窮2021-02-08
- 社論——過年宅一宅 望牛年百業重開2021-02-05
- 社論——抗疫「三寶」不能缺出行App2021-02-04
- 社論——拒應門不強檢 累街坊應受罰2021-02-03
- 社論——封廈強檢要 「快準正」2021-02-02
- 社論——提防「假陰」外傭混入境2021-02-01
- 社論——地盤圍滅病毒 阻蔓延社區 2021-01-29
- 社論——水渠「致命位」 不急改死得2021-01-28
- 社論——封區後除「污名」 還商戶清白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