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是病疫年,香港人過得不容易,人人期望,牛年壯健如牛,與病鼠說聲:「拜拜你條尾!」但要送走病魔,單靠良好的意願,並不足夠,需要人人付出更多,尤其在農曆新年長假期間,切忌呼朋喚友團拜,讓病毒有機會擴散,疫情未退,是時候「留家過年」,即使要往至親家居賀歲,宜共同編排時間表,組織小組拜年,並戴口罩,以策萬全。
過去一年的抗疫經驗,節日是病毒發惡的高峰期,當人們樂極忘形,疏於防範,無視社交距離,就會出現交叉感染,爆發疫情群組,令整體疫情大反彈,變成樂極生悲,社會又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要防止「鬆一鬆,即爆疫」的惡性循環,最重要是在個人層面嚴守限聚令,在新春期間,這是一種挑戰,考驗市民的決心和定力,但並非不能做到。首先,要保護家中老幼,即使是喜慶時節,但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暫時忍一忍,改用手機視像與親友拜年,一樣高興,老友記可以乘機熟習網上溝通,學習派電子利是,更加乾手淨腳,不浪費利是封,又環保又開心。如果無可避免要拜年,最好在親友之間先取得共識,同一處所某一時段,只安排一小組互相祝賀,每次最多四、五人,還先旨聲明,必須戴口罩,萬事以抗疫為先,真真正正做到大吉利是。
李一飄
社論——拜年化整為零 大吉又利是
其他
更多- 社論——疫戰要變陣 飲食業頂硬上2021-03-05
- 社論——慢性病者打針 問醫生最穩陣2021-03-04
- 社論——預約打針「塞車」不利抗疫2021-03-03
- 社論——講又唔做 食肆爆疫累全行2021-03-02
- 社論——嚴格掃碼 出行始安心2021-03-01
- 社論——早推吸客大法 許勝不許敗2021-02-26
- 社論——各行業應大促銷 吸消費券花費2021-02-25
- 社論——做好抗疫「孖寶」 爭取早日通關2021-02-24
- 社論——打針自保 也推動社會復常2021-02-23
- 社論——蠱惑派對房恐成播疫溫牀2021-02-22
- 社論——打最Fit疫苗 確保萬無一失2021-02-19
- 社論——疫苗證安全 打得快好世界2021-02-18
- 社論——檢測需求爆升 急須通樽頸2021-02-17
- 社論——疫苗遲打 拖慢香港復甦2021-02-16
- 社論——拜年化整為零 大吉又利是2021-02-11
- 社論——制定精準限聚令 令人心服口服2021-02-10
- 社論——打疫苗澳門搶閘 港要追落後2021-02-09
- 社論——走甩緊密接觸者 後患無窮2021-02-08
- 社論——過年宅一宅 望牛年百業重開2021-02-05
- 社論——抗疫「三寶」不能缺出行App2021-02-04
- 社論——拒應門不強檢 累街坊應受罰2021-02-03
- 社論——封廈強檢要 「快準正」2021-02-02
- 社論——提防「假陰」外傭混入境2021-02-01
- 社論——地盤圍滅病毒 阻蔓延社區 2021-01-29
- 社論——水渠「致命位」 不急改死得2021-01-28
- 社論——封區後除「污名」 還商戶清白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