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放緩,各項限聚令放寬,市民的活動空間擴大,但不少居於院舍的長者和身體殘障人士,由於自理能力較低,他們染疫的風險較高,故此,在過去逾一年長的疫情期間,不少院舍暫停家屬探訪,甚至減少院友外出,致令他們社交活動大減,倍感孤單。保良局及海洋公園昨天公佈,聯手推出一系列度身訂造的探訪院舍計劃,正好填補院友的心靈孤寂,非常及時。
疫情下,不少弱勢社群無奈長留院舍之內,即使有工作人員照顧,也有社工定期探訪,但不能取代親友的噓寒問暖。偏偏為了防範病毒傳染,不少院舍限制親友的探訪,改為網上相見,雖則仍有連繫,但感覺大不同。保良局此時與海洋公園攜手設計不同探訪院舍計劃,派出吉祥物海獅威威、表演人員、動物護理團隊等,到保良局屬下不同類型院舍,提供娛樂,帶來驚喜,既豐富他們的生活,也鼓勵他們繼續抗疫。
隨著人口老化,加上結婚數字下跌,社會上愈來愈多獨居人士,經歷這次疫情,凸顯孤單一族,極之需要社交支援,只是現在政府的社工服務,並不包括這些獨居人士。外國如日本等地,已有私人營辦的陪伴服務,服務提供者與孤獨者閒談、散步、食飯、看戲等,足以令孤單人士重拾生活樂趣,市場已經存在,只等候有心的經營者。
李一飄
社論——孤單長者驟增 急需陪伴暖流
其他
更多- 社論——變種病毒殺到 果斷禁「疫機」來港2021-04-19
- 社論——齊齊整整去打針 建「家庭氣泡」2021-04-16
- 社論——學校阻虐兒 要先知先覺2021-04-15
- 社論——與澳門建「小氣泡」 激活兩地旅業2021-04-14
- 社論——踩油加速打針 早日鬆綁大家好2021-04-13
- 社論——減價吸消費券 谷經濟提士氣2021-04-12
- 社論——尋新針「補底」 迎疫苗護照到臨2021-04-09
- 社論——快推Seacation 救旅業救郵輪碼頭2021-04-08
- 社論——忍一時不便 暫停菲人入境2021-04-07
- 社論——鼓勵員工打針 僱主有責畀甜頭2021-04-01
- 社論——疫情減退 精準部署通關2021-03-31
- 社論——加強執法 慎防「樂極生疫」2021-03-30
- 社論——推高接種率 疫苗簽證在望2021-03-29
- 社論——疫下狂增磅 康體設施須鬆綁2021-03-26
- 社論——疫苗包裝瑕疵 毋須杯弓蛇影2021-03-25
- 社論——快打針 拉近距離抗抑鬱 2021-03-24
- 社論——打針選擇增多 接種率可快升2021-03-23
- 社論——快打針 早人一步出行2021-03-22
- 社論——血庫隨時乾塘 快捐血救命2021-03-19
- 社論——畀甜頭吸引打針 鬆綁又開心2021-03-18
- 社論——抗疫逃兵 應予重罰2021-03-17
- 社論——接種計劃變陣 願打盡早打2021-03-16
- 社論——做檢測快打針 老師抗疫有責2021-03-15
- 社論——健身不設防 操FIT變中招2021-03-12
- 社論——孤單長者驟增 急需陪伴暖流2021-03-11
- 社論——加快接種 為「疫苗護照」創條件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