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多,防疫為重,公私營康體設施均長期封閉。公眾為了避疫,留守室內,身體少郁動,運動機會大減,卡路里積累,導致肥胖。一項民調發現,在八百名受訪者中,兩成人在疫情間增重四至七磅,另一成人重了八至十磅,更有一成三人肥了十磅以上,反映人人留家抗疫的不良後果,尤其是小童,經常屈在家裏,一旦養成靜態的生活習慣,日後難以改變。長此下去,身體過胖,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疫情下,康文署為了減少人群聚集,長時間關閉轄下各室內運動場館,而私人屋苑會所為免爆疫,也多關門。健身中心更不用說,受限聚令影響,多月停業,市民想做運動,也大歎沒有適當的場地和設施。連喜歡嬉戲的小朋友,亦望遊樂場興歎,場地不是被圍封,就是滑梯等遊玩設施遭上鎖。一場疫情,大人小童都面對無法舒展筋骨的問題。
近期疫情放緩,當局是時候放鬆康體場館的緊箍罩,多開放戶外場地,限制使用人數,較少身體接觸的球類場地,也可以開放,但更衣室就要加強控疫,甚至暫停使用,市民自行回家清洗,減少疫情風險。至於私人會所和兒童遊樂設施,只要限制入場人數,加強消毒,也應有條件鬆綁,讓市民多郁動,回復動態的生活習慣。
李一飄
社論——疫下狂增磅 康體設施須鬆綁
其他
更多- 社論——齊齊整整去打針 建「家庭氣泡」2021-04-16
- 社論——學校阻虐兒 要先知先覺2021-04-15
- 社論——與澳門建「小氣泡」 激活兩地旅業2021-04-14
- 社論——踩油加速打針 早日鬆綁大家好2021-04-13
- 社論——減價吸消費券 谷經濟提士氣2021-04-12
- 社論——尋新針「補底」 迎疫苗護照到臨2021-04-09
- 社論——快推Seacation 救旅業救郵輪碼頭2021-04-08
- 社論——忍一時不便 暫停菲人入境2021-04-07
- 社論——鼓勵員工打針 僱主有責畀甜頭2021-04-01
- 社論——疫情減退 精準部署通關2021-03-31
- 社論——加強執法 慎防「樂極生疫」2021-03-30
- 社論——推高接種率 疫苗簽證在望2021-03-29
- 社論——疫下狂增磅 康體設施須鬆綁2021-03-26
- 社論——疫苗包裝瑕疵 毋須杯弓蛇影2021-03-25
- 社論——快打針 拉近距離抗抑鬱 2021-03-24
- 社論——打針選擇增多 接種率可快升2021-03-23
- 社論——快打針 早人一步出行2021-03-22
- 社論——血庫隨時乾塘 快捐血救命2021-03-19
- 社論——畀甜頭吸引打針 鬆綁又開心2021-03-18
- 社論——抗疫逃兵 應予重罰2021-03-17
- 社論——接種計劃變陣 願打盡早打2021-03-16
- 社論——做檢測快打針 老師抗疫有責2021-03-15
- 社論——健身不設防 操FIT變中招2021-03-12
- 社論——孤單長者驟增 急需陪伴暖流2021-03-11
- 社論——加快接種 為「疫苗護照」創條件2021-03-10
- 社論——遏止破壞自然搞作 要出奇招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