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Omicron變種病毒在海外肆虐,多國的感染人數飆升,科學家正密切研究其殺傷力,但不論高或低,本港不能容讓Omicron大舉入侵,否則大量病者湧現,醫療體系不勝負苛,後果堪虞。昨天政府專家顧問建議港人打第三針,以加強抵抗Omicron。但有研究顯示,港人對補針的意欲不高。當局必須應對,一方面加快籌備為公眾打第三針,另一方面展開新一輪谷針宣傳。
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指,願意接種新冠疫苗人士之中,平均僅約四成人有意打第三針,以全港人口計算,即只有約兩成半人傾向打第三針。對打第三針出現「冷感」狀況,或與本港基本上「清零」有關,既然疫情不算危急,市民就感受不到有逼切性要去打第三針。即使本港與內地積極商討通關,但具體何時,仍是未知之數,市民抱觀望態度,不急於補針自強。還有,打針有助體內產生中和抗體,但數量會隨時間過去而降低,不排除港人務實,等到最有需要時才去打針。
上述心態,對防範新冠Omicron入侵,極為不利,歐美多國急急推展打第三針計劃,以色列更開打第四針。港府不能對公眾「打針冷感」視而不見,須加大宣傳力度,讓公眾認知,或許需要不斷打針,才能與病毒長期作戰。
李一飄
社論——不消除「補針冷感」 難敵Omicron來犯
其他
更多- 李一飄 - 以社會觀感為重 壓公僕加薪平爭議|社論2022-05-26
- 李一飄 - 還小孩公道 商店護物有責|社論2022-05-25
- 李一飄 - 相信醫學 毋須猴禽打第四針|社論2022-05-24
- 李一飄 - 除僭建公害 須「以結果為目標」|社論2022-05-23
- 李一飄 - 不理疫情極端預測 做好本份抗疫 |社論2022-05-20
- 李一飄 - 市況好壞 只加不減 公務員大加薪難服眾|社論2022-05-19
- 李一飄 - 上流機會來了 年輕人要捕捉|社論2022-05-18
- 李一飄 - 拯救被遺棄毛孩 全社會有責|社論2022-05-17
- 李一飄 - 專家各說各話 靠嚇無助齊心抗疫|社論2022-05-16
- 李一飄 - 越俎代庖響警號 港大好嚇人|社論2022-05-13
- 李一飄 - 下雨動輒停課 太呵護怎茁壯成長|社論2022-05-12
- 李一飄 - 上網處理易 推實名門票無難度|社論2022-05-11
- 李一飄 - 先快測後用餐 宜自願不宜強制|社論2022-05-10
- 李一飄 - 港鐵添藝術氛圍 意義不凡|社論2022-05-06
- 李一飄 - 避疫長胖 潛伏健康風險|社論2022-05-05
- 李一飄 - 疫情減退 是時候致力振經濟|社論2022-05-04
- 李一飄 - 保護幼少 嚴防肝炎入侵|社論2022-05-03
- 李一飄 - 向隔離長者提供平安鐘保護|社論2022-04-29
- 李一飄 - 運動場地以「租出為目標」|社論2022-04-28
- 李一飄 - 抗疫設施退場策略 須兼顧社會需要|社論2022-04-27
- 李一飄 - 疫情減退 尋求與澳門小通關|社論2022-04-26
- 李一飄 - Omicron不反彈 是時候鬆一鬆|社論2022-04-25
- 李一飄 - 解禁歡愉 嚴防疫情反彈|社論2022-04-22
- 李一飄 - 勿信騎呢KOL 小心墮陷阱|社論2022-04-21
- 李一飄 - 豁免「外賣袋」徵費 不可長久|社論2022-04-20
- 李一飄 - 內地霹靂控疫 港人北上隔離風險高|社論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