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飄 - 抗疫設施退場策略 須兼顧社會需要|社論

為抵抗第五波疫情,在中央援建下,本港短時期內築成多個社區隔離設施和方艙醫院。近日疫情拾級而下,須隔離的市民和治療的病者均大為減少,令相關的抗疫設施進入備用狀態。港府提出,會集中使用兩三個社區隔離設施,目的是節省資源,同時將部份隔離酒店轉作檢疫用途,應付回港者的隔離需要,都是合理的處理方法。中長期而言,當局須為制訂一個妥善的退場方案。

社區隔離設施和方艙醫院都佔用了暫時未使用土地資源,同時聘用不少臨時人員營運。但長遠而言,每一幅土地都有其規劃發展的目的,需要復常使用。當然,現在不能貿然把這批得來不易的抗疫基建還原,因為新冠肺炎病毒有可能變種,或會在今年秋冬兩季引發第六波疫情,屆時抗疫設施就對社會安全,十分重要。短期而言,抗疫設施應處於「備戰」狀態。

中長期而言,營運過多抗疫設施,不符合成本效益,如何保留?善加使用,現在要開始思量。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把部份位於市區的方艙醫院改為過渡房屋,協助劏房戶擺脫惡劣的居住環境,甚有啟發性。當局要研究退場方案,除了按疫情發展決定某些設施的去留,也可延用部份,以應對社會急切的需要,轉為過渡房屋,變成優質版的「臨屋區」,值得研究,只要合乎公眾利益,何不善用之。
李一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