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政府推出多輪抗疫紓困措施,包括向受疫情打擊的行業,提供針對性的援助,以及差不多惠及所有行業的「保就業」措施,也有向合資格港人直接派錢,均對支持市民、力挺各行業,以及提振經濟,發揮積極作用,但疫情反覆,香港與內地和外地也未完全通關,即使樂觀地可以在稍後時間通關,但旅客和商人也要一段時間適應,並提高重來香港的信心。換言之,香港社會、民生和經濟要全面復常,或要數年的時間。
財政儲備必須用得其所,支持市民、各行業捱過疫情,大有需要。財政司司長已露了口風,市民和各行業期望未來的逆周期紓困措施,可以進一步優化,盡量直接落入市民和在職者口袋中。
李一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