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 - 誰來監管外賣平台?|摩登食經

隨着政府撤下口罩令和防疫措施,社會漸漸回到疫情之前的狀況,食肆堂食也熱鬧起來。

過去3年疫情,很多人在家工作,加上政府的社交距離政策,令外賣平台急速冒起。不過到了今天,外賣平台的食肆外賣定單已經大幅減少。

熊貓和袋鼠兩大外賣平台都推出多項新服務,企圖彌補復常之後定單減少引致的收入下降。當中包括日用品購物服務、會員制和新增企業帳戶。

兩大平台亦推出優惠,吸引客人透過平台訂餐。筆者向行家了解,某些品牌推出的優惠可說是「做一單,蝕一單」。

以一個真實的外賣定單為例:客人訂了價值880元的食物,客人享有折扣優惠396元,加上信用卡折扣再減40元,客人實際支付444元。

外賣平台通常向食肆抽取35%費用,也就是說上例中,外賣平台要向餐廳支付572元,外賣平台給客人津貼128元。

以上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行家反映有些客人落單時分成3至4張單,盡用優惠,結果只需支付比原本價格一半的價錢。

大概是為了爭取市場佔有率或現金流,這樣蝕本的操作令人不禁擔心外賣平台背後營運狀況。儘管過去外賣平台經常鬧出勞資糾紛,亦被批評有違公平競爭的操作,政府一直沒有監管外賣平台。然而,外賣平台的運作關係到全港起碼5成食肆的利益。

客人透過外賣平台幫襯食肆,款項支付給外賣平台,再由外賣平台扣除服務費後發給食肆,通常每2星期結算一次。也就是說食肆的部份收入被平台扣起,若外賣平台出現資金問題,食肆和速遞員會是最大受害者。

現在香港的外賣平台市場佔有率主要由兩大品牌瓜分,任何一間出現資金或運作問題,都會造成極大影響,是時候引入監管機制,防止災難發生。
劉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