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時代|何謂「動態」清零 - 楊立門

香港今天成為中國兩岸四地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官員還說有信心控制疫情,應是官方說詞吧。公營醫療系統的病牀有數得計,確診人數每日以數百計增加,若不變陣,社會將復常無望。特首說中央政府是「動態清零」方針的「始作俑者」,她不懂得詮釋,錯引經典不在話下,還忽視一個重要訊息,就是國家防疫策略的重點不再在於「清零」,而是「動態」。

國家衞健委的工作組組長梁萬年向港人說,面對變種病毒的高度傳播力,抗疫要向「常態化」轉向,策略不應追求「零感染」或「零容忍」,而是「快速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他的忠告是,當務之急是盡量加大檢測範圍,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小區裏。特區政府先前還堅決否定全民檢測,現在也不得不開始部署了。

「動態」兩個字給予政府一些迴旋空間,總之不是「與病毒共存」便是了。在「清零」已變成不可能的今天,香港面前的路線圖其實很清晰——能把新冠的死亡率和重症率減低到跟流感相若,便可考慮放寬各方面的防疫限制,要達致這個目的,唯有「谷針」。除了擴大檢測,政府應馬上以最嚴厲的疫苗通行證制度,迫使那百多萬還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盡快接種,把接種率提升到九成以上(新加坡早就做到),剛宣佈的措施還未夠,最好加上所有辦公地點及學校。政府文宣也要配合,不要只懂說打針對自己及家人好,更不要再誤導市民打針可以免疫了。訊息應該是:若接種率達不到九成,則疫情將會沒完沒了,全港市民永遠「冇運行」。
楊立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