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門 - 我們不是花生友|慢活時代

梁栢賢醫生指自今年五月起,新一波疫情死亡率降至跟季節性流感相若的0.098%,政府大為勞氣,醫衞局長盧寵茂形容為一些不了解前線醫護工作的人在「食花生」,無視死者的不幸,也誤導市民輕視疫情。我認為,盧局長是位有心人,甫上場放寬了幾項無效兼擾民的防疫措施,但他這說法是言重了。梁醫生並不是甚麼路人甲,而是前任醫管局行政總裁,不可能不了解前線醫護人員,而且其說法並非一家之言,本地不少權威性的醫學專家亦表認同。

俗語所謂「食花生」者,是一個事不關己的人,觀看別人相爭當作一場娛樂。梁醫生及其他專家之見不一定,但不應被介定為「花生友」。在這層意義上,我們都不是「花生友」,因為每一名港人仍在水深火熱中為疫情爭扎,有切膚之痛,眼看着所有與我們各方面條件相若的國家都快速復常,我們今天的處境,實在極不合理,也對自己十分不公。

姑勿論政府用疫情至今(而不是近期疫苗接種率有所提升後)的總死亡人數來計算病死率是否正確,自從當局容許染疫者居家治病,大家心知肚明沒有上報的個案遠比上報的多,但政府今天仍用每日確診個案、住院人數、病死率等數字來衡量社會的風險,意義不大。即使新冠病死率真如特首說是六倍於流感,又如何?

政府不可能保證沒人病死,責任是盡量催谷疫苗接種,和為染疫的人提供最好的醫療,而不是為一群無理拒絕打針的人而犧牲幾百萬人的利益。政府也有責任保證醫療系統不被拖垮,但留院的重症及危殆病人數目,加起來一直維持在百多個上下,被拖垮之說是否有點誇張?
楊立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