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期間,美國游泳選手羅切特及隊友涉嫌報假案,聲稱在里約被一群偽裝成警察的歹徒持槍搶劫。巴西警方展開偵查後發現有人說謊「報假案」,於是將涉案選手銬押。幾位運動員的愚蠢行為已成為國際笑話,世人理應引以為誡。
香港「報假案」的案例也不少,大部份發生在法團或鄰里之間。例如,大廈管理問題最常引起糾紛,有人動不動就會報警,誣告有人貪贓枉法,要求警方將某人繩之於法,不少更是以匿名信方式進行誣告,結果是找不出實據,被誣告的人滿腹委屈怨憤,但發放假消息的人就逍遙法外。不過,亦有人愚蠢地具名報假料給警方,反被控「誤導警務人員罪」(《警務條例》第64(b)條),或是「虛報有人犯案罪」(第64(a)條),最高可被判入獄六個月及罰款一千元。
在「誣告襲擊案」( HCMA 422/2014 ),被告徐來與法團主席因處理其單位僭建問題,素有紛爭。某日上午,兩人在滙景商場一快餐店內又發生爭執,兩人只是口角,沒有任何身體接觸,但被告突然自行跌在地上,聲稱被人襲擊,還報警誣告法團主席用右拳頭打他左胸。警方到場,發現有人報假案。結果是報案人徐來變成被告人,被檢控一項「虛報有人犯案罪」,罪名成立。還被裁判官批評他的誣告行為十分可恥。
在另一宗「誣告非禮案」( HCMA443/2012 ),被告周凱殷是家庭主婦,她與鄰居蔡先生因養狗問題曾有紏紛及芥蒂。有一天兩人在翠怡商場平台互有口角,一小時之後,周女士報警指控蔡先生在商場門外非禮她,「佢將左手摸我嘅左邊乳房約五秒」,而實情是蔡完全沒有碰過她。警方經過調查後,發現周女士報假案,裁判官判她入獄四個月。她上訴失敗,維持原判。
高等法院法官在拒絕上訴判詞指出,被告的誣告行為是很嚴重的,而男士被誣告非禮罪並不容易反駁。如果任職警察的蔡先生被控告非禮及罪成的話,不單止要入獄,更會喪失警察職位及所有退休福利,對蔡先生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打擊。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說說是非,沒有報警,只是小事一樁。報假案誣告人,卻是大件事,因為「來報假案者,便是被告人」。
執業律師 廖成利
法理之間——來報假案者 便是被告人
其他
更多- 法理之間——陽宅 陰宅 虛宅2016-10-14
- 法理之間——坦白從寬,抗拒從嚴2016-09-09
- 法理之間——來報假案者 便是被告人2016-08-26
- 法理之間——中介老千計2016-08-12
- 法理之間——馬路如虎口2016-07-29
- 法理之間——精明消費2016-07-15
- 法理之間——烈火雄心2016-06-24
- 法理之間——城市陷阱2016-06-10
- 法理之間——違例僭建 害己害人2016-05-27
- 法理之間——六合彩2016-05-13
- 法理之間——黃被告與梁證人2016-04-29
- 法理之間——整容旅遊風險要注意2016-04-15
- 法理之間——殘酷對待動物2016-04-01
- 法理之間——女性生理假2016-03-11
- 法理之間——令人安心的香港法庭2016-02-26
- 法理之間——家和萬事興2016-02-12
- 法理之間——自願冒險2016-01-29
- 法理之間——教師也欺凌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