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9º
  • 81%
  • 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理情‧我護——痛症管理

  大小痛症都會影響我們身心健康和生活質素。痛症可分為「急性痛症」和「長期痛症」。急性痛症在手術後、炎症或急性創傷後出現,會有明顯的患處,而痛楚會隨着患處的痊瘉而消失。急性痛症的疼痛期一般少於三個月,藥物及休息有顯著的幫助。長期痛症患者會持續感覺疼痛,疼痛期可持續或間歇性出現超過三個月,沒有明顯表徵。長期痛症的成因十分複雜,除了因身體器官或組織受損外,情緒和心理等因素對痛症都有重大影響。身體方面可因神經系統受傷,痊瘉後變得敏感,持續發出痛的訊息,令人感到痛楚。

  心理方面如自信心過低、過於專注痛症上、外在環境的壓力等都令痛楚加劇。有些止痛藥可助舒緩痛楚,但止痛的成效有限,而且有不少副作用,因此並不建議單靠藥物來處理長期痛症。長期痛症帶來的生理、心理問題較複雜,不但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活動,更影響患者的情緒,令其產生挫敗感,自信心低落,更可導致抑鬱症和焦慮症。

  有調查指出本港最少有一成市民長期受痛症影響,最常見的嚴重痛症種類有頭痛、關節痛、腰背痛、肌肉痛及神經痛。體弱長者因健康及身體機能退化等問題更易受痛症困擾,從而帶來身體、行為、心理及生活種種問題。

  有見及此,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轄下的綜合保健診所設立「痛症管理診所」,為市民提供痛症管理服務,協助痛症患者處理身心靈健康問題。診所主要提供非藥物的痛症療法,包括有心理社交教育、音樂治療、多感官刺激、運動、朋輩支援小組、香薰足底穴位按摩及中醫治療等。透過這些服務舒緩患者的痛楚,令他們更有自信處理痛症。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

助理教授 謝敏儀博士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