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9º
  • 80%
  • 2023年6月8日 星期四

理情‧我護——長者做運動鍛煉身體:與環境何干?

  長者如果想減少去看醫生或住院次數及少吃藥,應該多鍛煉身體和做適量運動。科學證據顯示,慢性疾病的人如關節炎、心臟疾病,或糖尿病患者,透過有規律的體能鍛煉,可有效降低血壓,改善平衡力及增加身體的柔軟度。

  長者的活動能力受多種環境(鄰里間實際環境、對環境的安全感及社交環境)因素影響。鄰里間實際環境對支持長者做運動有重要意義,例如:行人道路的基礎設施、安全性、美觀、無障礙設施等等的環境條件。

  對長者而言,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包括:可否到達鄰近的設施,有沒有開放式大草地或休息的地方。對環境的安全感因人而異,這取決於長者對環境的熟悉度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度。有了各界的支持,長者們都會很樂意動起來,做運動鍛煉身體。

  很少有研究會探討鄰里環境特點與長者的活動關係。有見及此,我們於一五年做了一項研究,讓長者表達他們對環境和做運動之間關係的看法。在這個項目中,我們收集他們對自己居住社區的鄰里建設的看法,以便分析並了解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

  長者對環境的看法不容忽視,支持他們做運動可由社區和家庭開始。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

耆年健康護理中心副總監

國際護理榮譽學會香港分會候任會長梁綺雯博士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