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9º
  • 85%
  • 2023年6月8日 星期四

理情‧我護——論「宅」生活的利與弊

  現今很多青年朋友都稱呼自己為「宅男」、「宅女」。「宅」是一種生活態度,亦是一種生活方式。都市人生活工作繁忙,放假時想足不出戶,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宅」幾天也不算壞事。

  我認識一對夫婦,他們結婚前拼命賺錢,婚後辭去工作,把所有積蓄都投放在基金投資上,生活無憂。他們沒有跟朋友聯絡,終日留在家中玩電子遊戲、看漫畫小說,或通過網上平台去購物、訂餐、看電影等。這樣的生活似乎是無憂無慮,而且完全沒有影響他人,應該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可是他們的身心健康嗎?長時間足不出戶對身體又有甚麼影響?

  足不出戶的人容易會缺乏維他命D,因而大大影響鈣質吸收及骨骼健康。我們在戶外曬太陽半小時便可製造相等於兩百隻雞蛋的維他命D,而陽光中的紫外線A可以令血管擴張,有助降低血壓。除此之外,曬太陽可增加血清素,有助減少焦慮,令人心情舒暢。

  另外,長期缺乏運動會令肌肉活動變差和心臟血液循環不良,繼而影響新陳代謝及免疫力,使人容易生病。長時間使用電腦會造成眼睛疲勞和視力受損,持續坐姿不正確更會導致肌肉拉傷,引發抖手、無力、麻痹甚至肌腱發炎等症狀。最後,很多宅男宅女的飲食欠均衡,長期進食高糖、高鹽、高脂肪、缺少蔬果和低纖維的餐飲會增加肥胖及代謝疾病如血壓高、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等的風險。

  眾所周知,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身心發展,提升生活質素。最近興起的捉精靈電玩遊戲令很多年輕人都走到街上捉精靈,而當中不乏一些「久未露面」的宅男宅女。雖然這股熱潮並未能幫助他們建立社交網絡,從而脫離「宅」的行列,可是他們能夠在日間出來玩一玩、曬一曬以及動一動也不錯。總括而言,「宅」生活絕對是一種個人的選擇,最重要是要活得快樂,活得健康!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 袁偉文博士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