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32º
  • 59%
  • 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理情‧我護——外展工作的體會

  在世人眼中,性交易是骯髒、低賤和下流的工作。性工作者被指責為「出賣肉體」、「傷風敗俗」、「破壞家庭」的邪惡群體,往往被主流社會排斥。

  今年,我有幸參加「青鳥」(本地關注性工作者團體)的「少數族裔,女性性工作者,毒品問題」專業培訓工作坊,有機會走進被媒體冠以「聯合國」淫窟的灣仔駱克道一帶的紅燈區,對街頭性工作者有了多一些的了解。外展當晚十二點多,街頭巷尾已經站着許多來自非洲、南美洲、東南亞及少數本地的女性及跨性別性工作者。她們濃妝豔抹,衣著性感暴露,符合普通人對性工作者的想像。然而,她們親切、友善、樂意交流及分享,絕非世人眼中的自私冷漠厭世。除了職業,她們和我們一樣,有家庭,有子女。她們堅持自食其力,儘管近來生意難做,她們情願找兼職,派傳單,也不願意領取政府綜援。同時,她們非常在意自己的工作和形象,很擔心對年輕的義工造成不良的影響。

  無論社會如何評價性工作者,作為醫護人員,我們應該公平對待每一名病人。刑事化、污名化、歧視、邊緣化、暴力,不應該影響性工作者獲得平等醫療的權利。因此,我們希望更多醫護人員關注社會上邊緣人士,關注他們的生存狀態、職業風險及健康情況。同時,我們呼籲更多醫護人員提供平等的醫療服務給邊緣化的特殊群體。我們要掌握適當的背景知識和專業技術,更需要有正面的態度,以確保邊緣化群體不受歧視,並可享有平等的健康權利。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教授

家庭及社區健康研究範疇主任

國際護理榮譽學會香港分會當然主席

袁楨德教授及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博士研究生馬海霞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