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上周微降7點,連續第三個星期向下,收報26498點。市傳內地三大電訊商部署5G消息規模化,近日受壓的中移動(941)上周五單日抽高3%。本地疫情在過去兩日依然「倒瀉蘿蟹」,雖然對上市公司盈利衝擊不大,但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本地投資氣氛。現時中國控疫成功,英美則大力推動打疫苗,反而香港有點「半天吊」。
聖誕前收爐氣氛濃
美股上周五為「四巫日」(即指數期貨、指數期權、股票期貨及股票期權四期結算日),同日Tesla收市後納入標普500指數,取代Apartment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成為標指成份股。美股於高位稍見回吐,杜指收報30179點,跌124點;標指跌0.4%,收報3709點;納指收報12755點,跌0.1%。Tesla曾升至695美元創新高,成交金額高達1588.9億美元。
本周港股因為聖誕假期會提早收爐,基金經理「粉飾櫥窗」早已展開,在沽出升幅大的股份與買入潛力股的交替輪換中,見到指數上上落落。今年除了看好看淡的板塊外,如果是美資基金,還要留意多瓣,就是華府對央企的抵制名單。
華府以央企與軍方關係作為標準,提出抵制多間上市企業,禁止美資持有股份,令幾隻疑似公司股價插水,包括中海油(883)、中移動及中海外(688)等。上周五外媒又傳有關制裁可能不涉及子公司,即是中海油母公司受打擊,中海油有可能逃過一劫,於是這幾間公司股價又急彈。美媒預先放風,但消息有不少未明之處,造成一潭渾水,有無人從中摸魚就不得而知,總之受傳言困擾的公司股東就中伏,股價平白跌了一截。
成立智庫搞好上市國企
美國玩針對的戰線似乎愈拉愈大,除了貿易領域,內地近年應對方法就是你要搞我,我偏要對著幹。華府針對內地央企,北京最近就提出要搞好上市央企口號,還成立專責的智庫。
這個新組織名為「國有經濟研究智庫」,理事會成會就包括去年由中國建材原董事長宋志平,他去年退休,今次擔任新職相信是想借助他的實戰經驗。同時還有監管機構等的代表,從今次舉動中,中央是有意強化上市央企管治,作為提高金融和經濟競爭力手段。
宋志平說,現時內地已有上市公司4100間,香港上市有1300間,當中國有企業對整體上市公司有重大影響。過去30年上市公司為經濟發展募集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股市被視為是資本主義的靈魂,透過股市分配資源,成為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武器。內地這次加強力度鞏固市場環境,看來是想在金融領域展開另一場競爭。
有了目標,未來怎樣做好呢?宋志平提出兩個錦囊,一是加強機構投資者影響力;二是加強監管,做好投資者保障,即是說大方向是怎樣令國企變得吸引,以更好發揮吸資引資效果,這對投資者而言是利好趨勢。
中海外可考慮買首注
美國想搞砸內地央企,北京就唱反調,最後誰勝誰負還未知道。從估值來說,被傳受到打擊的央企普遍下插超過兩成,某程度上是反映不利因素,但是否值得吸納,仍要看公司本身前景。一些基建板塊本身前景平平,雖然估值低廉,吸引力卻是一般。像中國海外發展本身業績不俗,這次傳出被抵制,有可能是旗下建築公司參與軍事建設,但中海外房地產生意主要在內地,而且市場龐大,中海外市值在整個板塊比重也不高,美資不買,其他資金要補充應該不會太難,所以這次受到衝擊相對較小,但其近年走勢極少跌穿20元,上周五收報17.9元,是頗吸引水平。以其市盈率4.7倍,派息5.7厘計,其實已可候機買入第一注。
通脹料升iBond新高 市民遲食胡更和味
美國話有可能持續放水,各類資產即時水漲船高,外匯好似澳元、英鎊造好,虛擬貨幣比特幣突破2萬美元,連政府早前發行的iBond(4239),上周都創新高,收報104.35元。
iBond上市時因為好多市民收割,每手約102.5元,一手執約250元,中幾手夠食餐飯,最近美國不停放水,市場估計未來可能通脹升溫,於是大戶掃入通脹債券,令價格飆上高位,若然現在未放,一手賺近435元,計落和味好多。
買通脹債券夠食一餐,故此隨後發行的第五批銀色債券反應都好好,一共收到約13.52萬份有效申請,涉及債券本金總額約432.24億元,超額認購近1.9倍。
今次銀債最終發行額150億元,最吸引係每人最多可獲配發14手。為數約5.66萬份認購13手或以下債券申請,將獲全數配發債券;約7.86萬份申請將先獲發13手債券,並會進行抽籤,其中約4.57萬份申請將獲配發多一手債券。銀債息口比通脹債券吸引,但就不掛牌,長者可以持有慢慢收息。
陸羽仁
陸羽仁周記——搞好上市國企提上議程
其他
更多- 陸羽仁周記——通脹未真憂 低撈考耐性2021-03-01
- 陸羽仁周記——疫針撩起憧憬炒完再算2021-02-22
- 陸羽仁周記——焗炒未必贏 老實必定輸2021-02-08
- 陸羽仁周記——北水鍾情有特色港股2021-02-01
- 陸羽仁周記——鴿派女王迫人炒作2021-01-25
- 陸羽仁周記——怕輸炒落後2021-01-18
- 陸羽仁周記——不是股價升 只是銀紙貶了值2021-01-11
- 陸羽仁周記——2021繼續政治市2021-01-04
- 陸羽仁周記——巨網難平安2020-12-28
- 陸羽仁周記——搞好上市國企提上議程2020-12-21
- 陸羽仁周記——買銀行股收息豈止滙控2020-12-14
- 陸羽仁周記——超前炒的股市派對2020-12-07
- 陸羽仁周記——內銀不怕貨比貨2020-11-30
- 陸羽仁周記——炒航運股要走在業績前2020-11-23
- 陸羽仁周記——特朗普掟炸彈帶來機會2020-11-16
- 陸羽仁周記——五大熱炒車股2020-11-09
- 陸羽仁周記——趁選戰執雞的值博率2020-11-02
- 陸羽仁周記——濠賭股的範式轉移2020-10-19
- 陸羽仁周記——人仔升利好內循環股2020-10-12
- 陸羽仁周記——十月港股驚中有機2020-10-05
- 陸羽仁周記——兩個當炒板塊變濕水炮仗2020-09-28
- 陸羽仁周記——鬥氣難生財2020-09-21
- 陸羽仁周記——大選前敏感 揀股要可炒可揸2020-09-14
- 陸羽仁周記——華爾街討厭特朗普 更怕拜登2020-09-07
- 陸羽仁周記——跟住聯儲局指示買股2020-08-31
- 陸羽仁周記——11月前捱價低吸20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