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6º
  • 82%
  •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笑容由家開始——老師,放過我!

  最近死因庭聆訊一宗中四男生墮樓案,據傳媒報道,事發前訓導老師致電男生,指他逃課可能會記大過,男生請求老師放過他,不久即墮樓死亡。其後醫院請該老師到現場幫忙,老師卻以「不懂安慰人」及「學校沒有指引」為由拒絕。

  看到新聞,除了悲傷,還有憤怒。一般來說,學生欠交功課,逃避返學,其實是「求救訊號」,表示學習遇到困難,感到無助,需要老師支援。以嚴懲作威嚇,是傳統訓導手段,卻無助解決問題。

  眾多教育經驗證明,處理學生行為問題,「正面紀律」(Positive Discipline)比懲罰更有效。根據「訓輔人員專業手冊」,正面紀律的理念是透過師生間的良好互動,學生從被欣賞中感到自己被接納,嚐到成功的滋味,然後增強自信,動機及目標,學會更懂尊重他人,最終建立自律。基本原則包括:建立校方、師生、家長間的互信,多分享及修正期望,以建立一套大家都認同的校內生活準則。當學生出現違規行為時,適當的處理包括以人為本公正的程序,因時制宜,跟進教導和輔導等。懲罰應該在其他方法都已經嘗試後才執行,並應與所犯的事情,學生背景及性格相稱,任何超越學生所能承受的懲罰是沒有效用的,相反還可能引發青少年反權威及自暴自棄行為。

  實踐正面紀律,老師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掌握積極聆聽及同理心技巧,維持互信關係。堅持不用負面說話或語氣對待學生。要用尊重及肯定的用詞向學生表達看法及期望。不要為了盡快把事情解決而導致情緒失控。當遇到學生有反叛及違規行為時,保持冷靜,不會有激烈情緒反應或誤以為學生刻意挑釁。時刻反思介入手法有何目的及是否有效,保持高度自省的能力。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工作上遇到挑戰時,不恥下問或尋找合作夥伴。保持個人身心健康,確保自己是一位客觀及專業的教師。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包括外表,談吐及做事式式等,以維持自己對他人的正面影響力。悲劇不要重演,學校是時候改變了。

張笑容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