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鄙視鏈」這個講法怎麼來我沒有研究,但很早以前我就知道,拉中提琴的樂手總是被人歧視。很多人覺得「小提琴拉得不好的人才去拉中提琴」,縱使偶有一些神級中提琴家如Yuri Bashmet出現,也無法阻擋中提琴被嘲諷的宿命。
從前這條鄙視鏈只限於樂手之間互相排擠,隨着學樂器的孩子愈來愈多,戰線拉長了,樂器鄙視鏈慢慢變成社會地位的排序。那些年,家中能負擔孩子學樂器,說明家境不俗,買得起又放得下一部鋼琴更是富裕,於是鋼琴鄙視小提琴,小提琴看不起結他,結他嫌棄口琴,鄙視鏈就此誕生。
後來,學樂器變得普及,戰場轉到名校學位爭奪戰。鋼琴太多人學,愈來愈不稀罕,一間學校用不着五十個鋼琴天才,卻需要一個管弦樂團,本來較冷門的管樂和敲擊樂大逆轉,快速移到鄙視鏈的上游。
在全球最多人學習樂器的中國,這條鄙視鏈更顯奇葩,據說最頂層的樂器是管風琴!根本就是鬥冷門嘛!所以下游樂器理所當然是最熱門的鋼琴、結他和古箏。
我還聽說國內有體育鄙視鏈,最頂端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馬術!反正愈想不到就愈吃香,傳統高尚運動高爾夫球和西洋劍術只好靠邊站,像游泳和跑步這類低門檻運動更要淪落到底層。
近二十年社會上推動「一生一體藝」概念,希望孩子在學術以外有更全面的發展,結果孩子們學會攀比,更懂得包裝自己。音樂可以陶冶性情?這句話我有三十年沒聽過了!
譚紀豪
無名指——樂器鄙視鏈
其他
更多- 無名指——人生的教授2021-01-23
- 無名指——虛擬大遷徙2021-01-16
- 無名指——莫須有的藝術2021-01-09
- 無名指——傅聰的虎爸2021-01-02
- 無名指——物來則應,過去不留2020-12-19
- 無名指——貝多芬與胺多酚2020-12-12
- 無名指——售賣滿足感2020-12-05
- 無名指——小善乃大惡2020-11-28
- 無名指——延遲滿足感2020-11-21
- 無名指——勤亦有道2020-11-14
- 無名指——恰如其份的自尊2020-11-07
- 無名指——港人的醜態2020-10-31
- 無名指——精準購買2020-10-24
- 無名指——三百億大騙案2020-10-17
- 無名指——連儂八十2020-10-10
- 無名指——長假有感2020-10-03
- 無名指——單車友善城市2020-09-26
- 無名指——花月留痕2020-09-19
- 無名指——樂器鄙視鏈2020-09-12
- 無名指——從跑步到跑酷2020-09-05
- 無名指——胖虎為甚麼打大雄?2020-08-29
- 無名指——家書2020-08-22
- 無名指——一千萬叩個頭2020-08-15
- 無名指——八百壯士2020-08-08
- 無名指——朝令夕改2020-08-01
- 無名指——5G播毒?20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