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驕陽似火,要麼大雨滂沱,二選一,怎麼選?這是我最近放空時想的無聊問題。
後來看到歐洲暴雨成災,重災區德國和比利時死了二百多人,香港發幾日酷熱天氣警告都變成了小確幸。
就在比利時全國哀悼死難者的同一日,河南鄭州下着超乎想像的大暴雨,當日最大雨的一小時,下了二百多毫米,是香港黑色暴雨警告的三倍雨量。有內地媒體計算過,鄭州這三日暴雨已超過平時一整年的降雨量,相等於三百多個杭州西湖那麼多的水。
說到杭州,古時也有水患,多得蘇軾在當地任太守時興修水利,使西湖具有更大的蓄水量,減低水災之險。他把挖出來的泥土在湖中築起堤壩,「蘇堤春曉」後來更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北宋距今已有千禧,同樣的天災,自四千年前大禹治水以來就從未間斷過,任世界再進步,科技再發達,人類再文明,也無可避免要與大自然博弈。
禹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外面住了十三年。如果加上他父親鯀治水的九年,他們共用了二十二年才把水患處理好。在歷史的長河裏,這點時間不算甚麼,但卻被後人記住了,就像蘇東坡也給我們留下了蘇堤上的美景。
人可以勝天嗎?好像不能,連上太空都做到了,但面對地震仍無能為力。贏不了天,但人也似乎未輸過,至少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未有改變。
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匹夫之志,也可無比高尚。davetam13@hotmail.com
譚紀豪
無名指——與大自然博弈
其他
更多- 譚紀豪 - 天氣不似預期|無名指2022-05-14
- 譚紀豪 - 麻將如愛情|無名指2022-05-07
- 譚紀豪 - 不只是一首歌|無名指2022-04-30
- 譚紀豪 - 朝碧海而暮蒼梧|無名指2022-04-23
- 譚紀豪 - 潤物細無聲|無名指2022-04-09
- 譚紀豪 - 站着說話不腰疼|無名指2022-04-02
- 譚紀豪 - 疫境傳聞|無名指2022-03-26
- 譚紀豪 - 偏執狂的溫柔|無名指2022-03-19
- 譚紀豪 - 麻木不仁|無名指2022-03-12
- 無名指|驚蟄自救 - 譚紀豪2022-03-05
- 無名指|疫戰 - 譚紀豪2022-02-26
- 無名指|《空櫈》 - 譚紀豪2022-02-19
- 無名指|無知與傲慢 - 譚紀豪2022-02-12
- 無名指|破五破舊 立春立新 - 譚紀豪2022-02-05
- 無名指|厚積薄發 - 譚紀豪2022-01-29
- 無名指|守戒 - 譚紀豪2022-01-22
- 無名指|時間錯覺2022-01-15
- 無名指|特權2022-01-08
- 無名指——我們的20212021-12-18
- 無名指——平凡人平凡事2021-12-11
- 無名指——禮物2021-12-04
- 無名指——黑五2021-11-27
- 無名指——誘殺2021-11-20
- 無名指——四人行必有窮鬼2021-11-13
- 無名指——悼石老闆2021-11-06
- 無名指——鬼節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