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迷失溝通|無名指

最近在讀Malcolm Gladwell的舊作《Outliers》,書中有很多觀點我不太認同,卻不影響可讀性,有些想法更是發人深省,例如他寫九十年代韓國空難,談到東西方在溝通上的文化差異,就很有趣。

他說西方人的溝通方式,在語言學上被稱為「說話者導向」(transmitter orientation),講者有責任把內容清楚表達,如果聆聽者感到混淆,那是說話者的問題。而亞洲人的溝通方式,是「聆聽者導向」(receiver orientation),也就是說,如何理解說話者的意思,取決於聆聽的人。

這類見解很容易被視為刻板印象(stereotype),但空穴來風,也不妨看看箇中原因。

西方人要把話說清楚這件事,我們並不陌生。讀英文書,就經常遇到很囉嗦的作者,把幾句話就能交代的一個觀點,抽絲剝繭地寫成一本書。多數西方小說和電影,都是直截了當敍事,像《羅生門》這種電影他們拍不出來。

所以西方人的觀念是,你必須根據我的想法來理解我,你完全明白之後,再告訴我你的想法。他們最受不了日本人一味說「Hai」,這個回應只代表他們聽到,並不表示他們聽明白或贊同你。

東方人聽人家講話就這樣,反正你有你發表,我有我理解。那自己講話呢?也不遑多讓,因為把話說得太白就不靈活了,「我就說這麼多,你看着辦。」好像很無賴,卻自有其智慧,西方人,就算聰明如Malcolm Gladwell,都不會懂。
譚紀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