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美樂與噪音|無名指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說美國有便利店在門外安裝喇叭,播放歌劇和古典音樂,以驅逐乞錢討食,騷擾顧客的流浪漢。店主接受採訪,說因為古典音樂「很煩人」,他用了這個法子後,被滋擾的情況明顯改善。

  有人不滿店主詆毁古典音樂,認為肯定是音量很大,才達到驅趕的效果,跟音樂類別無關。也有人認為,針對要驅逐的人,播放他們不喜歡的就行。假如你的對象是古典音樂愛好者,播放重金屬音樂他們自然受不了。佛羅里達州西棕櫚海灘,則播放全球大熱的鯊魚兒歌,來驅趕在公園過夜的無家者,正是小朋友之蜜糖,流浪漢之砒霜。是美樂還是噪音,從來都是由聽眾來決定的。

歌唱家田浩江講過一個故事,他曾在紐約世貿中心的麥當勞,見到一個無家可歸的黑人女子,手上數着乞討回來的零錢,嘴裏唱着歌劇《蝴蝶夫人》的詠歎調,而且還唱得很好!低下階層就不喜歡古典音樂嗎?其實也只是個刻板印象。

說到用聲音驅趕瘟神,我想起年獸的故事。民間傳說「年」是一隻怪獸,怕紅色也怕嘈吵,於是人們放爆竹嚇跑牠,趕走了年獸,人們互道恭喜,便是過年的由來。

以前對這種民間故事沒甚麼好感,一聽就知道是假的,「年」這個字最初解作榖物成熟,早在周朝就有,比過年放鞭炮的習俗早很多。後來年紀漸長,才明白這種傳說的可貴之處,在其文化意義,非要用科學方法來否定,就不近人情了。
譚紀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