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冬天,我們不止要提防流感高峰期,武漢肺炎情況亦叫市民人心惶惶。截稿前,武漢官方指已確診個案為五十九宗,本地醫管局則表示懷疑個案有二十一宗,儘管有十六人已驗出未有不明肺炎,然而兩天前懷疑個案才有七宗,個案數字上升得相當快,難免令人憂慮。
林鄭月娥指,港府應付武漢肺炎的措施是「迅速應變,嚴陣以待和公開透明」,然而市民是否認同呢?事實是大家都在一窩蜂搶購口罩,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傳言,彷彿「沙士2.0」快要發生。
在病人組織角度,固然建議市民要自律,注重個人及公共衛生處理;這些金科玉律,有否疫情亦適用。然而,無論如何,傳媒及市民亦要避免製造公眾恐慌,例如散播未經證實傳聞。畢竟我們不是專家,也不是醫護人員,暫時未有真正確診事例前,一切只憑新聞報道來認知,所以別要自亂陣腳。
當然,市民亦有責任防止病毒散播。即如最近中文大學有內地留學生,疑似有武漢肺炎,她最初拒絕到公院隔離,其後才被救護車送院;也有遊客即使出現相關病症,仍堅持離院回到酒店。其實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人,如有懷疑徵兆,應盡快按指示求醫,而非躲避檢查及適切治療。假如不幸真是罹患高度傳染疾病,便會在社區四散,所以我們必須有警覺性及基本常識。
政府方面,必須提高透明度,行動要全面及迅速。二○○三年沙士,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是全港市民的傷痕;筆者仍記得當時醫護人員死傷慘重,仍能上班的人工作過勞,下班後亦不敢回家,擔心傳染家人,整個醫院都充滿生離死別情緒。吸取上次經驗,這次政府的反應確是比十七年前積極,但仍能做得更好,例如邊檢是否可以更嚴格執行?如在武漢回港班機及高鐵,實施登機和口岸體溫檢查,如發現發燒便要登記,日後出事時可追溯源頭。
若然疫情真的在香港爆發,屆時的混亂是難以想像的,因此把關工作十分重要,政府應盡力將影響減至最低。
文︰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藥物安全專題系列
藥問101——應對武漢肺炎 須令市民安心
其他
更多- 藥問101——情緒病藥物初用要有耐性2020-09-10
- 藥問101——大減社交方可緩減疫情2020-07-22
- 藥問101——疫情第三波埋身 抗疫勿放鬆2020-07-15
- 藥問101——長期病患切忌戒口太盡2020-07-10
- 藥問101——沒有場地 何以為病友服務?2020-06-19
- 藥問101——境隨心轉 2020-06-12
- 藥問101——助人自助 讓患者學習自我照顧2020-06-03
- 藥問101——家屬與病患同行2020-05-27
- 藥問101——抗疫疲累令市民放下戒心2020-05-21
- 藥問101——疫情之下病友組織更顯重要2020-05-15
- 藥問101——紅斑狼瘡症 影響年輕女性人生2020-05-08
- 藥問101——零個案有賴醫護市民共同努力2020-04-24
- 藥問101——預設照顧計劃 市民的權利2020-04-15
- 藥問101——預設醫療指示或變形同虛設2020-04-03
- 藥問101——抗疫重要時期 全民留家最重要2020-03-25
- 藥問101——外遊過後記得自我隔離2020-03-20
- 藥問101——暫停探病 不停關懷2020-03-13
- 藥問101——為己為人 加強抗疫意識2020-03-04
- 藥問101——還未到鬆懈時候2020-02-26
- 藥問101——長期病患 偏缺口罩2020-02-21
- 藥問101——決策遲疑 害苦市民2020-02-12
- 藥問101——新年新目標 做好自我管理2020-02-07
- 藥問101——自願醫保2020-01-23
- 藥問101——醫管局新官上任的承諾2020-01-15
- 藥問101——應對武漢肺炎 須令市民安心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