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新官上任,他於剛過去的周日寫下網誌,表示已成立「醫管局持續發展專責小組」並有十七名大會成員加入。小組以挽留人手、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和發展智慧型醫院等為首要考慮,這位商界出身的主席魄力十足,已率先於一月六日召開第一次會議,相信很多持份者皆期待看到日後有何具體措施。
以挽留人手、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和發展智慧型醫院這三項來看,後兩者其實與人手有相當直接的掛鈎。畢竟,沒有足夠醫生,再多新建設或措施也是枉然。筆者亦有與范主席見過面,其間曾提及吸納合資格的海外醫生,果然周一醫管局便發佈消息,指已批准九名海外培訓的醫生的有限度執業註冊申請,讓他們於公院工作。
公院醫生嚴重不足是事實,引入海外醫生無可厚非。不過,本地醫療質素一向走在世界尖端,並非虛言,我們確是擁有優秀人才,兩所醫學大學亦有發表不少國際性論文,更有手術是在香港首次進行,因此如何利用我們現有的人才,再增加醫學院學額及培訓機會,才是更有效的做法。凡此種種,就要視乎政府是否願意提供資助。
筆者認為,政府培訓本地醫生人才是刻不容緩的,同時要確保公立醫院全數聘用所有醫科畢業生。猶記得二○○二至二○○三年,政府與醫管局削減資源,減少聘用醫科畢業生,很快地沙士疫情出現,令人醒覺醫生的重要性。同時數年後公私營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加,亦因醫生人數不足,導致問題叢生,可見港府曾經是如此缺乏前瞻性﹗
事實上,本地公營醫療問題多多,范鴻齡是否可力排眾議,是一大問題。另外,制定政策後,也要花數以年計的時間實行及普及,遠水未必能救近火,但起碼對未來公營醫療發展有相當重要的影響。醫療就是以人為本,如要制定持續發展服務,少不得的是病人的參與,因為我們對醫療服務最有切身感受。
聯盟已向主席表態,希望他切實制定未來方向及定位時,可以讓病人代表參與更多,為持續發展帶來重要作用。
文︰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 袁少林
藥問101——醫管局新官上任的承諾
其他
更多- 藥問101——情緒病藥物初用要有耐性2020-09-10
- 藥問101——大減社交方可緩減疫情2020-07-22
- 藥問101——疫情第三波埋身 抗疫勿放鬆2020-07-15
- 藥問101——長期病患切忌戒口太盡2020-07-10
- 藥問101——沒有場地 何以為病友服務?2020-06-19
- 藥問101——境隨心轉 2020-06-12
- 藥問101——助人自助 讓患者學習自我照顧2020-06-03
- 藥問101——家屬與病患同行2020-05-27
- 藥問101——抗疫疲累令市民放下戒心2020-05-21
- 藥問101——疫情之下病友組織更顯重要2020-05-15
- 藥問101——紅斑狼瘡症 影響年輕女性人生2020-05-08
- 藥問101——零個案有賴醫護市民共同努力2020-04-24
- 藥問101——預設照顧計劃 市民的權利2020-04-15
- 藥問101——預設醫療指示或變形同虛設2020-04-03
- 藥問101——抗疫重要時期 全民留家最重要2020-03-25
- 藥問101——外遊過後記得自我隔離2020-03-20
- 藥問101——暫停探病 不停關懷2020-03-13
- 藥問101——為己為人 加強抗疫意識2020-03-04
- 藥問101——還未到鬆懈時候2020-02-26
- 藥問101——長期病患 偏缺口罩2020-02-21
- 藥問101——決策遲疑 害苦市民2020-02-12
- 藥問101——新年新目標 做好自我管理2020-02-07
- 藥問101——自願醫保2020-01-23
- 藥問101——醫管局新官上任的承諾2020-01-15
- 藥問101——應對武漢肺炎 須令市民安心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