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多年前,本港已討論預設醫療指示(AD)的可行性,惟因有法律及道德爭議,因此未能繼續。及至七、八年前再度掀起討論,並於二○一二年設計預設醫療指示的表格範本,並成為臨牀指引,讓患者可預先選擇,於情況惡化時放棄急救,以尊嚴的方式離世。
終於,去年九月開始為期三個月的諮詢期。然而筆者亦於專欄提過,諮詢時間極為不足,未能讓大多數病友及持份者表達意見;加上社會事件令很多討論會取消,大家亦沒法將焦點放於議題。事實上,政策有待探討的細節太多,例如條例是只許具清晰意志的患者簽署文件,卻忽略了精神及身體上缺乏能力人士的需要;我們要尊重病人自主權,釋除他們的疑慮,首先要定義何謂精神上具行為能力作出決定。輕度智障及部份精神科患者,擁有一定理解能力及決定能力,如何及由誰決定能否交由他們自主?
另一方面,患者簽署文件後,將來要提交正本來方可使用。筆者曾向官方多番查詢,患者彌留時,是否有能力出示正本?言語不清者,未必可指示旁人代為取出;獨居老人及單身人士入院,又有誰為他們從家中取出正本,難道要平日也隨身攜帶嗎?假如患者病情急轉直下,又無法找出文件,未能按照指示停止施救,又會增加患者的痛苦時間。我們一直追問官方,是否可以無紙化方式進行,讓醫生於醫健通電子病歷瀏覽文件,但至今未有定案。
暫時所見,政策內容頗為離地,而且市民對此認識不多,正式推行時肯定問題多多——貿然推出新政策,市民或會覺得意頭不好,不懂得箇中意義;醫護人員也了解不多,他們的天職是救人,是否可接受新政策停止施救,或是如何抉擇等,亦可增加政策推行難度。政府應該要想清楚細節,多跟不同持份者討論,增強預設醫療指示與預設照顧計劃及紓緩治療的互相配合,推行醫護專業人員教育,並避免倉促推行,反令大眾難以接受。
文︰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及
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25周年
藥物安全專題系列
藥問101——預設醫療指示或變形同虛設
其他
更多- 藥問101——情緒病藥物初用要有耐性2020-09-10
- 藥問101——大減社交方可緩減疫情2020-07-22
- 藥問101——疫情第三波埋身 抗疫勿放鬆2020-07-15
- 藥問101——長期病患切忌戒口太盡2020-07-10
- 藥問101——沒有場地 何以為病友服務?2020-06-19
- 藥問101——境隨心轉 2020-06-12
- 藥問101——助人自助 讓患者學習自我照顧2020-06-03
- 藥問101——家屬與病患同行2020-05-27
- 藥問101——抗疫疲累令市民放下戒心2020-05-21
- 藥問101——疫情之下病友組織更顯重要2020-05-15
- 藥問101——紅斑狼瘡症 影響年輕女性人生2020-05-08
- 藥問101——零個案有賴醫護市民共同努力2020-04-24
- 藥問101——預設照顧計劃 市民的權利2020-04-15
- 藥問101——預設醫療指示或變形同虛設2020-04-03
- 藥問101——抗疫重要時期 全民留家最重要2020-03-25
- 藥問101——外遊過後記得自我隔離2020-03-20
- 藥問101——暫停探病 不停關懷2020-03-13
- 藥問101——為己為人 加強抗疫意識2020-03-04
- 藥問101——還未到鬆懈時候2020-02-26
- 藥問101——長期病患 偏缺口罩2020-02-21
- 藥問101——決策遲疑 害苦市民2020-02-12
- 藥問101——新年新目標 做好自我管理2020-02-07
- 藥問101——自願醫保2020-01-23
- 藥問101——醫管局新官上任的承諾2020-01-15
- 藥問101——應對武漢肺炎 須令市民安心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