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香港病人組織聯盟訪問了五十一個病友組織,發現在過去三月和四月期間,他們共收到約一萬五千宗與疫情相關的查詢或求助,並向二萬六千名病友或家屬發放防疫物資,為病友解燃眉之急。
對長期病患者而言,他們的感染風險較一般人高,因此極需資源幫助;然而部份組織無經費、無會址、無支援,面對「三無」困境,巧婦難為無米炊。在抗疫期間,部份病友組織因運作空間不大,或是只有共用營運空間,因此處處受掣肘。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亦有支援各大病友組織,但早前全港「一罩難求」,不少病友的口罩存量匱乏,就連筆者亦試過同一口罩亦要使用兩天,各個病友組織皆收到大量求助電話;幸得外界捐贈口罩等物資,再送予病友略解困境,但過程相當艱鉅。
另一方面,於最嚴峻時期,由於要保持人與人的距離,因此空間不足的組織職員便無法上班,大為影響服務提供。病友組織要面對病友及家屬關於疫情的致電查詢,即使在家工作亦忙得不可開交;另外病友亦擔心回院覆診可受到感染,病友組織也要助其協調,例如由物色志願義工及同路人幫助取藥,再送至極有需要的病友手上。事實上,病友組織也要關顧病友的心靈需要,他們恐懼疫情加深本身病情,加上保持社交距離導致孤立感滋生,可導致抑鬱、焦慮情緒,所以也有提供相關輔導。
上述種種,皆證明病人組織的功能及防疫貢獻十分重要,政府及各界於援助上,絕不應只側重於大型NGO。我們認為,政府於非常時期,何不注資更多防疫基金為病友組織提供津貼?特別是IT服務,於疫情或其他突發事情發生時,不論是開會、單獨面談或教育座談會等,均有機會用到。政府若能增加我們的網上支援及教育,必能大大改善服務質素,不會中斷對病友的支援。
最後,深盼政府盡快考慮實施設立大型病人自助組織共同營運空間,冀使各組織能夠發揮更大的功能。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藥物安全專題系列
藥問101——疫情之下病友組織更顯重要
其他
更多- 藥問101——情緒病藥物初用要有耐性2020-09-10
- 藥問101——大減社交方可緩減疫情2020-07-22
- 藥問101——疫情第三波埋身 抗疫勿放鬆2020-07-15
- 藥問101——長期病患切忌戒口太盡2020-07-10
- 藥問101——沒有場地 何以為病友服務?2020-06-19
- 藥問101——境隨心轉 2020-06-12
- 藥問101——助人自助 讓患者學習自我照顧2020-06-03
- 藥問101——家屬與病患同行2020-05-27
- 藥問101——抗疫疲累令市民放下戒心2020-05-21
- 藥問101——疫情之下病友組織更顯重要2020-05-15
- 藥問101——紅斑狼瘡症 影響年輕女性人生2020-05-08
- 藥問101——零個案有賴醫護市民共同努力2020-04-24
- 藥問101——預設照顧計劃 市民的權利2020-04-15
- 藥問101——預設醫療指示或變形同虛設2020-04-03
- 藥問101——抗疫重要時期 全民留家最重要2020-03-25
- 藥問101——外遊過後記得自我隔離2020-03-20
- 藥問101——暫停探病 不停關懷2020-03-13
- 藥問101——為己為人 加強抗疫意識2020-03-04
- 藥問101——還未到鬆懈時候2020-02-26
- 藥問101——長期病患 偏缺口罩2020-02-21
- 藥問101——決策遲疑 害苦市民2020-02-12
- 藥問101——新年新目標 做好自我管理2020-02-07
- 藥問101——自願醫保2020-01-23
- 藥問101——醫管局新官上任的承諾2020-01-15
- 藥問101——應對武漢肺炎 須令市民安心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