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為止,本地新冠疫情確診數字為一千零五十六宗,康復人數達一千零二十四名,死亡人數僅為四名;安老院院友、病人組織病友及於高危環境工作的醫護人員,盡皆零確診,確實令香港人驕傲。畢竟,在人口高度密集、都市病如糖尿、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及癌症頗為普遍的情況下,香港整體表現的確卓越。但好成績反而使大家有所鬆懈,甚至因應付新冠病毒太久,開始出現抗疫疲勞。
就筆者所見,市民於社交及飲食兩方面漸見疏忽。現在的晚飯時段,很多餐廳已經滿座;進入食肆前的探熱,或要求食客戴上口罩才可進內的步驟,時有餐廳員工遺漏。目測七成食肆仍有做足防疫功夫,但小店太繁忙的話,便易有忽略。
另一方面,夏天漸近,對大汗人士而言,是一大挑戰。筆者亦是經常汗流浹背,現在戴上口罩,出汗更多,惟有盡量在人煙較稀疏的位置,扯下口罩抹去汗水,但口罩可能已沾濕,失去部份功效。另外,也有人為了吸煙、喝飲品或其他原因,於街上把口罩扯下;若在人流較多地方,始終有其風險。
愈來愈多人放下戒心,想自我加以放鬆,但須慎防隨時引致群體效應,紛紛仿效。事實上,雖然本地個案不多,但只要在高危感染群體當中有一個患者,便可以極速散播。因此,且容筆者不厭其煩提醒,讀者現時仍要經常洗手,洗淨手背、手心及手指縫位,而且要以正確方式戴口罩,並且至少每天替換一次口罩。如果有上呼吸道病徵,或出汗過多,則要適當更換。另外,我們每有眼鼻痕癢,即時反應便會以手搔癢,但此舉可直接令病毒入侵;因此有需要時,切記要取出紙巾來接觸眼鼻,最為安全。
雖然疫情帶來巨大遺害,然而另一方面看,可讓市民大大提升衛生意識,於日後遇上其他傳染病時,可懂得如何預防,避免社區大規模爆發。起碼今年流感高峰期提早完結,可見種種措施確有助抑制傳染病流行。抗疫之路仍然漫長,香港人要繼續努力!
文︰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
袁少林
藥問101——抗疫疲累令市民放下戒心
其他
更多- 藥問101——情緒病藥物初用要有耐性2020-09-10
- 藥問101——大減社交方可緩減疫情2020-07-22
- 藥問101——疫情第三波埋身 抗疫勿放鬆2020-07-15
- 藥問101——長期病患切忌戒口太盡2020-07-10
- 藥問101——沒有場地 何以為病友服務?2020-06-19
- 藥問101——境隨心轉 2020-06-12
- 藥問101——助人自助 讓患者學習自我照顧2020-06-03
- 藥問101——家屬與病患同行2020-05-27
- 藥問101——抗疫疲累令市民放下戒心2020-05-21
- 藥問101——疫情之下病友組織更顯重要2020-05-15
- 藥問101——紅斑狼瘡症 影響年輕女性人生2020-05-08
- 藥問101——零個案有賴醫護市民共同努力2020-04-24
- 藥問101——預設照顧計劃 市民的權利2020-04-15
- 藥問101——預設醫療指示或變形同虛設2020-04-03
- 藥問101——抗疫重要時期 全民留家最重要2020-03-25
- 藥問101——外遊過後記得自我隔離2020-03-20
- 藥問101——暫停探病 不停關懷2020-03-13
- 藥問101——為己為人 加強抗疫意識2020-03-04
- 藥問101——還未到鬆懈時候2020-02-26
- 藥問101——長期病患 偏缺口罩2020-02-21
- 藥問101——決策遲疑 害苦市民2020-02-12
- 藥問101——新年新目標 做好自我管理2020-02-07
- 藥問101——自願醫保2020-01-23
- 藥問101——醫管局新官上任的承諾2020-01-15
- 藥問101——應對武漢肺炎 須令市民安心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