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可以主宰健康,特別是長期病患者,為了控制病情,除奉行健康飲食模式,更積極戒口;但太過份的話,反成偏食。筆者所見,很多病友都嚴格篩選食物,既怕濕熱又怕寒涼,連蔬菜亦怕寒涼,生果又擔心糖份高,結果營養不足,變得皮黃骨瘦,面無血色。
更甚的是,連病友的家人也跟隨,導致全家人抵抗力一併下降;因此就算不是長期病患者,也增加患病風險。也有情況是,家中一天三餐迎合病友需要的指定飲食,導致每天餸菜淡而無味,家人外出時拼命只吃鍾愛的食物,反而不健康。
中國人說「固本培元」,包含廣闊知識,並非隨意戒口或吃補品便可做到。不管是中醫抑或西醫、營養師,亦認同很多食物有其特性,只要適量食用,亦是有益。事實上,中醫不會要求市民完全戒掉天然食物;只要控制食量,不會對健康損害。相反,不一定吃補品,反而保持均衡飲食才有最大益處,而且要着重烹調方法,如煎炸或白烚,有大不同;另外要秉持少鹽少油少糖原則,才算真正的健康飲食。
要注意的是,儘管飲食習慣可影響身體,但不代表「健康飲食」是免死金牌,可以無病。以癌症為例,很多人即使吃得健康,只揀有機食物或素食,亦有可能罹病。我們不宜過於執着,最重要是保持營養均衡,否則不止影響身體質素、康復進度,也可能令體力、思維能力下降。
若想吃得正確,病友不妨向營養師、醫生或中醫等請教,別盲信網上資訊。部份病友於飲食上有特別需要,如有痛風或須服用薄血藥,則真的有需要戒口,要留意營養來源是否平均,甚至要額外服用補充劑。記得要向專業人士查詢,不可胡來。
文︰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
袁少林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及
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25周年
藥物安全專題系列
藥問101——長期病患切忌戒口太盡
其他
更多- 藥問101——情緒病藥物初用要有耐性2020-09-10
- 藥問101——大減社交方可緩減疫情2020-07-22
- 藥問101——疫情第三波埋身 抗疫勿放鬆2020-07-15
- 藥問101——長期病患切忌戒口太盡2020-07-10
- 藥問101——沒有場地 何以為病友服務?2020-06-19
- 藥問101——境隨心轉 2020-06-12
- 藥問101——助人自助 讓患者學習自我照顧2020-06-03
- 藥問101——家屬與病患同行2020-05-27
- 藥問101——抗疫疲累令市民放下戒心2020-05-21
- 藥問101——疫情之下病友組織更顯重要2020-05-15
- 藥問101——紅斑狼瘡症 影響年輕女性人生2020-05-08
- 藥問101——零個案有賴醫護市民共同努力2020-04-24
- 藥問101——預設照顧計劃 市民的權利2020-04-15
- 藥問101——預設醫療指示或變形同虛設2020-04-03
- 藥問101——抗疫重要時期 全民留家最重要2020-03-25
- 藥問101——外遊過後記得自我隔離2020-03-20
- 藥問101——暫停探病 不停關懷2020-03-13
- 藥問101——為己為人 加強抗疫意識2020-03-04
- 藥問101——還未到鬆懈時候2020-02-26
- 藥問101——長期病患 偏缺口罩2020-02-21
- 藥問101——決策遲疑 害苦市民2020-02-12
- 藥問101——新年新目標 做好自我管理2020-02-07
- 藥問101——自願醫保2020-01-23
- 藥問101——醫管局新官上任的承諾2020-01-15
- 藥問101——應對武漢肺炎 須令市民安心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