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在加息之際,反而放寬壓測要求,此舉被不少人視為「托市」。事實上,壓力測試於2010年引入時便設定為「加2厘」,現時只是還原最初水平,筆者相信未來港銀加息幅度不會與美國「睇齊」, 加息超過2厘的機會較細,故仍在壓測範圍之內,加上供款與入息比率(DTI)要求維持五成,理論上能夠提供足夠的防護。
不過放寬壓測能否撐起樓市,筆者則有所保留。新壓測要求下,若以貸款額500萬元、供款年期30年及最新實際利率2.875厘計算,最低月入要求由49295元降至44100元,即門檻降低5195元或10.5%,確實可釋放部份購買力,尤其過往準備買樓但月入「掹掹緊」的準買家。
然而加息周期下市場對入市抱觀望態度,當前包括額外印花稅(SSD)、雙倍印花稅(DSD)及買家印花稅(BSD)等樓市「辣招」仍生效,置業人士如不慎摸頂入市,需要支付額外稅務成本才能甩手,變相會被綁手綁腳三年,投資者不得不加倍謹慎。再者,自2019年政府首次放寬按揭保險措施後,首次置業人士已獲豁免毋須通過壓力測試,這類自住需求人士亦難受惠於新壓測要求。因此,筆者相信,放寬壓測措施對樓市的實際支持作用有限,市場仍靜待月內「二十大」及《施政報告》能夠出台振興經濟及改善樓市措施。
靄華押業主席
陳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