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正傾向於改革以「規則為本」的傳統監管方法,轉變為以「目標為本」的現代化監管方法。以「規則為本」的方法需依賴非常精確及全面的規條草擬能力,詳細列明受規管者能夠和不能夠做的行為,執行時缺乏靈活性,往往給予人一個「硬梆梆」過度監管的感覺。
以「目標為本」的監管方法是先鎖定目標及問題重點,着重以大原則及目標來設定高層次的規條,不會過份詳細規範如何實現目標的各種方法。
立法及訂例需時,科技卻日新月異。故此,完全以「規則為本」方法訂立的監管規條可能很快就不合時宜,就好像規管者有「吹毛求疵」的作法,導致規管者及受規管者之間產生矛盾,難以建立互信,最終亦難以實現規管目標。
就以解決駕駛者因使用智能電話而影響道路安全為例:據統計,大約每四宗交通意外中就有一宗涉及使用手提電話。美國及澳洲某一些地區就採用了以「規則為本」的方法,規定司機在道路駕車時、包括在途中怠速暫停待行的狀態下,均嚴禁使用流動電話,這種規條可能已與時代及現實脫節。
香港採用的是兼備上述兩種規管方法色彩的做法。在二○○○年訂立的香港《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第四十二條,並沒有「硬梆梆」地嚴禁司機在道路上駕駛時不可使用手機,只規定司機在駕駛汽車時,「不得以他本人手持或置於他的頭與肩膀之間的方式使用流動電話;或以他本人手持的方式使用任何其他電訊設備。」每年的交通執法數字超過兩萬宗,平均只有一宗涉及使用流動電話而釀成的意外,足以驗證這條十九年前訂立的條例經受得起時代考驗。
筆者倡議規管者在更新或草擬規條時不妨多應用以「目標為本」的規管方法。
陳曉峰
新‧潮——「目標為本」監管方法
其他
更多- 新‧潮——世上無小事2021-01-15
- 新‧潮——莫「網」顧未成年人2021-01-04
- 新‧潮—— 對財政預算案有期望2020-12-23
- 新‧潮——出口法律服務 2020-12-16
- 新‧潮——歧視與偏見2020-12-09
- 新‧潮——找平衡2020-12-04
- 新‧潮——多邊自由貿易創共贏2020-11-25
- 新‧潮——精準扶貧2020-11-18
- 新‧潮——民主進程的公敵2020-11-11
- 新‧潮——學好國語加強競爭力2020-11-04
- 新‧潮——不應背「道」而馳2020-10-29
- 新‧潮——智慧城市的智者2020-10-21
- 新‧潮——當「棕地」不是棕地2020-10-14
- 新‧潮——留學與「關愛有家」2020-10-10
- 新‧潮——殊不簡單的選舉2020-10-07
- 新‧潮——家有「非法勞工」?2020-09-23
- 新‧潮——《銷售公約》2020-09-09
- 新‧潮——減低「中招」機數2020-09-02
- 新‧潮——一隻手掌拍不響2020-08-22
- 新‧潮——「食腦」的NGO2020-08-03
- 新‧潮——《民法典》是生活百科全書2020-07-22
- 新‧潮——破《破產法》2020-07-15
- 新‧潮——食以安為先2020-07-10
- 新‧潮——淺談刑事法2020-06-26
- 新‧潮——地球是圓的 真的假不了2020-06-19
- 新‧潮——遊戲「愚」人生?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