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世紀初,有環保抗爭者在勸阻不了美國某市政府出售面積約為香港島大小的生態豐富土地後,部份「食腦」的成員搖身一變以「非政府組織」 (NGO) 的名義成功眾籌了第一桶「銀彈」購下了這片充滿生機的大地。
做地主當然會被徵收差餉,而傳聞這個「 食腦」的NGO又再出奇制勝以法律知識「武器化」地契有關的合約條款、來「自醃」土地的價值,以減低應付的差餉。
組織有員工、有土地,就需要營運費維繫。據說「食腦」的打着環保及土地信託(land trust)的旗號,在美國本土及世界各地擴展「業務」、拿到免稅認證,與眾多地主及實力雄厚的農藥、石油化工原料等企業合作,提供一條龍度身訂做的「醃地」、管理服務,以滿足廣大地主及各合作公司等企業的期望,包括保留打獵權、自製亮麗的風景線等各適其適。
聽說「食腦」的NGO在美國本土就曾經運營相等於多達兩千萬個足球場面積的土地,其影響力與日俱增,「生意」也愈趨多元化。這些做法有違反初衷嗎?
美國地大物博,有不少平民百姓反對大地主以環保為名「自醃」部份土地,令到土地永遠不能再建造房屋,對發展民生造成巨大的損害。但是也有不少真心熱愛環保的熱血青少年在不明底蘊的情況下就「給讚」、掏腰包捐款及獻上青春。
傳說某些「食腦」的NGO志不在收到小捐獻,而是希望藉此能產生蝴蝶效應。其實看真一些,很多外來的NGO都很「多元化」、「功力深厚」,聽說有些外國政府動輒就將納稅人的資金授予在香港特區有辦事處的NGO「運作」,絕不平凡。當然,切忌以一技竹篙打一船人,要記得帶眼識人,提防不要讓「食腦」的吃掉了我們的腦子。
律師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陳曉峰
新‧潮——「食腦」的NGO
其他
更多- 新‧潮——優化人工智能翻譯2021-01-22
- 新‧潮——世上無小事2021-01-15
- 新‧潮——莫「網」顧未成年人2021-01-04
- 新‧潮—— 對財政預算案有期望2020-12-23
- 新‧潮——出口法律服務 2020-12-16
- 新‧潮——歧視與偏見2020-12-09
- 新‧潮——找平衡2020-12-04
- 新‧潮——多邊自由貿易創共贏2020-11-25
- 新‧潮——精準扶貧2020-11-18
- 新‧潮——民主進程的公敵2020-11-11
- 新‧潮——學好國語加強競爭力2020-11-04
- 新‧潮——不應背「道」而馳2020-10-29
- 新‧潮——智慧城市的智者2020-10-21
- 新‧潮——當「棕地」不是棕地2020-10-14
- 新‧潮——留學與「關愛有家」2020-10-10
- 新‧潮——殊不簡單的選舉2020-10-07
- 新‧潮——家有「非法勞工」?2020-09-23
- 新‧潮——《銷售公約》2020-09-09
- 新‧潮——減低「中招」機數2020-09-02
- 新‧潮——一隻手掌拍不響2020-08-22
- 新‧潮——「食腦」的NGO2020-08-03
- 新‧潮——《民法典》是生活百科全書2020-07-22
- 新‧潮——破《破產法》2020-07-15
- 新‧潮——食以安為先2020-07-10
- 新‧潮——淺談刑事法2020-06-26
- 新‧潮——地球是圓的 真的假不了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