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外出用餐,大家不會把別人用手觸摸過的東西放進口裏,但有可能百密一疏,無意中習慣拿一枝牙籤而引致病從口入。
市面人流稀少,百業蕭條,開拓網上銷售平台是正路,但網店「上架」若不小心打錯字或遺漏說明、上載錯誤資訊或侵權相片,貨品售罄後還繼續收款,銷售價格點錯位收少兩個零,胡亂取用私隱資料等,均可導致公司損失甚至觸犯《商標條例》、《版權條例》、《商品說明條例》、《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自稱有長臂管轄權的歐盟《通用數據保障條例》(GDPR),及相關地區的《國安法》等,違例者將會被依法懲處。
在擬訂及簽署合約時,包括網上買賣條款及接單流程,做錯少許就會鑄成大錯。有不少官司就所謂的「牛津逗號」- 於列舉項目中在「and/or「(「和/或」)之前會否加上逗號的解讀爭論,影響數以千萬計資金的裁決。也有不少商家在合約裏用上shall(會)時以為等同「可以」,但法院一般會理解為must(必須),而use best endeavours(盡最大努力)會被普通法法制的法院理解作leave no stone unturned(千方百計--海底撈針把每塊石頭都翻過來尋找,看下面有沒有你承諾/做到的東西),不是「盡人事」就算。
零售業朋友最好考慮請法律專家草擬商貿使用條款、還款退貨聲明、免責聲明、私隱聲明等,選定好使用香港法律和在香港舉行調解及仲裁解決可能出現的紛爭,方便需要時可到內地法院申請保全令保存證物及財產,並可到一百六十六個《紐約公約》的公約國執行仲裁裁決。
律師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陳曉峰
新‧潮——世上無小事
其他
更多- 新‧潮——污染防治2021-02-16
- 新‧潮——保險科技推陳出新2021-02-05
- 新‧潮——偷心者2021-01-29
- 新‧潮——優化人工智能翻譯2021-01-22
- 新‧潮——世上無小事2021-01-15
- 新‧潮——莫「網」顧未成年人2021-01-04
- 新‧潮—— 對財政預算案有期望2020-12-23
- 新‧潮——出口法律服務 2020-12-16
- 新‧潮——歧視與偏見2020-12-09
- 新‧潮——找平衡2020-12-04
- 新‧潮——多邊自由貿易創共贏2020-11-25
- 新‧潮——精準扶貧2020-11-18
- 新‧潮——民主進程的公敵2020-11-11
- 新‧潮——學好國語加強競爭力2020-11-04
- 新‧潮——不應背「道」而馳2020-10-29
- 新‧潮——智慧城市的智者2020-10-21
- 新‧潮——當「棕地」不是棕地2020-10-14
- 新‧潮——留學與「關愛有家」2020-10-10
- 新‧潮——殊不簡單的選舉2020-10-07
- 新‧潮——家有「非法勞工」?2020-09-23
- 新‧潮——《銷售公約》2020-09-09
- 新‧潮——減低「中招」機數2020-09-02
- 新‧潮——一隻手掌拍不響2020-08-22
- 新‧潮——「食腦」的NGO2020-08-03
- 新‧潮——《民法典》是生活百科全書2020-07-22
- 新‧潮——破《破產法》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