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法定企業被徵收所得稅率平均約百分之二十三點五,最高達百分之五十,但香港最高只是百分之十六點五,且首兩百萬元應評稅利潤的稅率更降低至百分之八點二五;有外地研究指各行業整體來說平均的稅後淨利率只有大約百分之五。所以除非「需要」冒險挑戰稅局,遷移到只收企業註冊費、年費,但少收甚至不徵收稅務的逃稅天堂島國註冊企業運營,否則還是選擇一個具簡單稅制、低稅率、發展潛力優越的國際大都會註冊營商更為實在、明智。
跨國企業非常清楚多國均有全球徵稅制度,但香港採用「地域來源原則徵稅」,即只有源自香港利潤才須在港課稅,這大大提高企業整體淨利率和擴展業務。
中小企報稅時往往希望把總收入先扣除所有開支才計應評稅利潤,但事實上根據各地稅務條例,一般來說能扣減的「開支」是全部(不是部份)為賺取應評稅利潤而付出的各項開支。作「開支」決定時,若有念頭為賺取應評稅利潤以外用途,或該項開支銀碼就不能用作扣減。
根據本港稅務裁決案例,報稅開支需公私分明,以免犯法。瞞稅是一項嚴重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罰款五萬元及加罰等於少繳稅款三倍罰款,以及入獄三年。切勿以身試法。
律師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陳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