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峰 - 建構大宗商品交易所|新‧潮

疫情影響國際商貿往來、家庭團聚及輸入專才計劃未完全奏效,更令地緣政治經濟風險加劇,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及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推到十字路口。不進則退,我們要與時俱進,發揮好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把握機遇,建構創新、合規、高效及方便數碼結算的香港大宗商品交易所與全球經貿發展接軌。

大宗商品價格有周期變化的特點,再遇上全球疫情起伏無常、地緣政治、「印銀紙」托市等帶動通脹,導致能源、金屬和農產品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年內紛紛暴漲,衝擊供應鏈及市場穩定性,暴露了國際市場欠缺一個以本港為家的國際級大宗商品交易所。

我國作為全球經濟大國,是世界製造工廠及經濟引擎,要「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及「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擴大內需及「雙循環」,我們需要巨量的供應鏈商品輸入、繼續歡迎外資投入、提供更多人民幣使用場景。為完善法制,全國人大常委會於今年四月已表決通過《期貨和衍生品法》,並將於今年八月一日起施行,令更有效保護投資者權益,為實體經濟提供強而有力的法律保障。

完善香港大宗商品市場的建構,不但可促進我國產業的發展,更可給國外投資者接連國家,加强全球市場的流動性。香港證監會俱備世界的監管經驗及創新思維,加上香港交易所擁有及運營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經驗將大派用場。

機不可失,我們要主動抓緊機遇,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及世界所需。
律師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陳曉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