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資料:有關上期提及的工程,只採用一部隧道鑽挖機,直徑達十七點六米,以及命名為「秦良玉」。
筆者寫過的文章,習慣上每次都會重看,無論交了稿還是已出街,不能就此放手不管,愈來愈明白金庸先生為何即使小說發行了,還是有東西可以改。
就像上星期,因為搬屋太繁忙,事事未能做好,連稿件也只憑印象寫完急急交。然後第六感一直告訴我有不妥,於是才翻查資料,天,果然出事了。
發覺有錯,需要及時作出更正和修補,人類擁有智慧就是懂得分辨、糾正,而不是礙於面子問題,固執偏見,一錯再錯。
筆者還發現一件事,就算做fact check查證,實在不可盡信互聯網,尤其Wiki的懶人包,始終任何人都可以在Wiki寫東西,資料來源雜亂,大家看了只能當作大概,要fact check就盡量到資料源頭查找。
其實生活上任何事都是,例如身體不適要找出病源,不能道聽塗說亂吃藥;家居漏水要找到漏水源頭,不能只粉飾天花;群組資訊也不要人云亦云,應該看新聞報道或官方網站,引伸至疫情問題也如此,解決源頭才是徹底。
發生錯誤的體會及總結:錯了,要及時更正;工作過得去,仍要查找不足;如果認為做得好,就要精益求精。
鄧銘心
新‧潮——有錯就要認
其他
更多- 新‧潮——陸上飛機2021-03-06
- 新‧潮——最怕駁錯渠2021-02-27
- 新‧潮——活力無限橋2021-02-20
- 新‧潮——不要讓孩子變蠢2021-02-06
- 新‧潮——汽車的感應2021-01-30
- 新‧潮——有錯就要認2021-01-23
- 新‧潮——黃蓉與蓋亞2021-01-16
- 新‧潮——你被甚麼洗版了?2021-01-09
- 新‧潮——水務古蹟2021-01-02
- 新‧潮——公眾諮詢2020-12-19
- 新‧潮——可行性研究2020-12-12
- 新‧潮——處理僭建物煩惱2020-12-05
- 新‧潮——僭建物煩惱2020-11-28
- 新‧潮——MiC組裝合成建築2020-11-21
- 新‧潮——大嶼山保育基金2020-11-14
- 新‧潮——穿肚停車場2020-11-07
- 新‧潮——大學高層2020-10-31
- 新‧潮——工程師的座駕2020-10-24
- 新‧潮——工程師的嗜好2020-10-17
- 新‧潮——污水病毒檢測2020-10-10
- 新‧潮——教科書的境界2020-10-03
- 新‧潮——二手書的境界2020-09-26
- 新‧潮——再談海水沖廁2020-09-19
- 新‧潮——海水沖廁2020-09-12
- 新‧潮——大廈管理糾紛顧問2020-09-05
- 新‧潮——香口塘20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