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養過金魚?小時候不懂養,我家那缸小金魚可慘了,試過有些魚兒因為疏忽餵飼,餓到肚穿窿,死狀恐怖得來有點戲劇性,肚子是真的穿了個窿那種。之後多加留意,發現魚兒一見魚糧就會追吃,生怕牠們肚餓,既肯吃,就餵多一點,吃完又餵多一點。結果?就是死於太飽,死時肚子脹脹的像個波。
自二○一七年起,政府每年預算工務工程約九百億港元,但因立法會拉布,財委會每年只批出約七百億,到二○一九年,更因為黑暴事件財委會開會不足,每次批出撥款都只是追落後,政府大失預算,令香港發展滯後,加上各項大型機建已完成,業界都在吊鹽水。
不久前拜訪了業內多家機構,都說人才流失嚴重,多年停止賣地建屋,基建不足,人才走了一批;因為價低者得,即使中標但工資也低,又走一批人;政府大量招聘走一批;移民潮再走多批。
坊間誤以為做工程辛苦,新人不願入行,而在問題教育制度下,少人選修物理和數學延伸,尤其數延,又難讀又不是大學必計科,於是入讀工程系的人當然也少。建造工人也老化,整個行業失衡狀況嚴重。
這年,立法會回復正軌,財委會也加快審批撥款了,忽然,今個財政年度批出二千三百億基建。《施政報告》剛出台,新界北大有發展,但如何消化呢?
其實工程是個好行業,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就要有工程師,前景大好。我覺得,既然有撥款,首要提高業界薪酬待遇挽留人才吸引人才,其二就是將基建項目及時間表適當攤分,要實際,回復工作與人力的生態平衡,才可以持續發展。
鄧銘心
新‧潮——一時餓死一時飽死
其他
更多- 鄧銘心 - 凝聚民心的工程|新‧潮2022-05-14
- 鄧銘心 - 海水沖廁|新‧潮2022-05-07
- 鄧銘心 - 工程界獻計李家超﹙二﹚|新‧潮2022-04-30
- 鄧銘心 - 工程界獻計李家超|新‧潮2022-04-23
- 鄧銘心 - 工程Pikachu|新‧潮2022-04-09
- 鄧銘心 - 抗疫連線|新‧潮2022-04-02
- 鄧銘心 - 官僚抗疫|新‧潮2022-03-26
- 鄧銘心 - 震到個心離一離|新‧潮2022-03-19
- 鄧銘心 - 疫症醫院心驚驚?|新‧潮2022-03-12
- 新‧潮|方艙醫院 - 鄧銘心2022-03-05
- 新‧潮|人與毒,鬥快贏 - 鄧銘心2022-02-26
- 新‧潮|官民齊抗疫 - 鄧銘心2022-02-19
- 新‧潮|篳路藍縷 以啓山林 - 鄧銘心2022-02-12
- 新‧潮|漂浮城市 - 鄧銘心2022-02-05
- 新‧潮|屋與家 - 鄧銘心2022-01-29
- 新‧潮|D&B一take過好嗎?(下) - 鄧銘心2022-01-22
- 新‧潮|設計建造一take過好嗎?2022-01-15
- 新‧潮|工程師如何獨大 2022-01-08
- 新‧潮——包裝工程師2021-12-18
- 新‧潮——改名開運2021-12-11
- 新‧潮——野豬的愛2021-12-04
- 新‧潮——僭建那舊帳2021-11-27
- 新‧潮——Q-Leak2021-11-20
- 新‧潮——慳水原來可以減排2021-11-13
- 新‧潮——COP 262021-11-06
- 新‧潮——發現香港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