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屋與家 - 鄧銘心

自去年年初,筆者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當中有學者、有專業人士,覺得香港社會表面好像太平了,但實在撕裂仍然嚴重,我們發起「凝聚民心」運動,並經常在想,有甚麼東西可以做,療瘉港人。

香港,的確有很多深層次問題未解決,甚至連安居也談不上,何來樂業?

過去慣性的做法,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點像西醫,不是錯,快而有效,但用在醫治社會問題,就不能單單靠快,還要找出病因,固本培元,有點像中醫。而今時今日治療重症,大家都同意中西醫合璧,往往比單一方法有效。

我還覺得需要第三款治療,是心靈上的,因為人是萬物之靈,有靈魂有情感,任你再好的醫生,如果漠視病人感受和需要,一來就夾硬開刀或夾硬逼他喝苦茶,我保證病人會向醫委會投訴。

情感的根源,在我們未出生已經和媽媽連繫一起就有,要凝聚民心,我一直堅信要由家出發。

上星期一,開了個「凝聚民心」記者招待會,關注房屋問題,要精準扶貧、告別劏房、附諸行動,衝破貧困。

我講建造公屋,不是要跑數,住屋都要有質素,不想市民住屋住到好似在政府合署內,一定要從人性出發,做好設計。

住屋是硬件(理性),舒適的家是軟件(感性),一定要軟硬兼施,情理兼備,先可以凝聚民心。
鄧銘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