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太量 - 疫情死亡率大減 港開關經濟走勢預測|太量微觀

今天讓我們一起分析全球疫情現況,預測香港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計算七日移動平均,今年九月十日,全球每日新增五十萬六千三百九十五人感染,一千七百八十九人死亡,死亡率為百分之零點三五;去年九月十日,平均每天五十七萬三千四百八十二宗感染,八千九百九十八人死亡,死亡率為百分之一點五七。由此可見,全球確診宗數上升,但死亡率不升反跌,較去年大幅下降百分之八十。

死亡率顯著降低,一部份是因為已接種疫苗人數和所接種的針數都有上升。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病毒變異,使病毒更容易傳染,但更難致命。

展望未來,全球走向開放是大趨勢。今年八月,本港放棄抵港人士七天酒店隔離措施(「7+0」),改為三天酒店隔離,四天居家檢疫(「3+4」),向全球開放邁出第一步。未來有可能改為七天居家檢疫(「0+7」),甚至完全取消檢疫安排(「0+0」)。料內地也將逐步開放。從內地檢疫安排由「14+7」改為「7+3」可見一斑。

開放不代表經濟立即反彈。疫情前,美國每月平均有七百萬旅客,新加坡則有一百五十萬旅客。現今分別只有約二百萬及七十萬。旅客人數減至疫情前的三成及五成。

以上兩國即使對外開放,旅遊業復甦仍未如理想,原因有二︰一,旅遊業復甦需時;二,前往兩國的旅客大部份只能乘飛機抵達。航班班次受限於機師人手,機師人手受限於防疫措施。

香港現今對外開放,只能吸引台灣及外國旅客。這些旅客都只能乘飛機抵港。旅遊業反彈有限,經濟恢復規模受限。但香港一旦與內地通關,經濟復甦一定比新加坡和美國快。
  疫情前,我們的主要旅客來源是內地,佔所有旅客近八成。他們多通過陸路口岸抵港,人數不受航班班次限制。內地旅客來港將有利零售表現,帶旺樓價及舖價,預計香港GDP將收復一成失地。
莊太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