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太量 - 瑞信事件成因及對 香港和國內銀行影響|太量微觀

瑞信事件發生前,瑞信的風險管理不善對該公司業績造成打擊。2021年發生中概股爆倉事件,Archegos資本向瑞信借貸,進行高槓桿股票炒作,導致瑞信蝕了55億美元。而瑞信也購買不少格林希爾資本(Greensill Capital)債券,這債券的風險較一般債券高,瑞信蝕了30億美元,兩次交易共蝕了85億美元。

如果沒有先前矽谷銀行倒閉事件,引發銀行信心危機,瑞信也不一定會倒閉,因為其虧損只佔所管理資產少於2%。但是,矽谷銀行危機使投資者對銀行的信心下降,不少投資者會把存款套現,出現擠提危機,使瑞信正式倒閉。

瑞士政府不接收瑞信,而是把瑞信賣給瑞銀,其中一個考慮可能是因為不希望公眾知道一些敏感資料。這些資料一旦公開,可能會引發更嚴峻的金融危機。

矽谷銀行和瑞信事件對中國國內銀行業影響不大。截至2022年,國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3%,資本充足率15.17%,6大國有行資產品質穩中向好,國內銀行資本充足。香港金管局對香港銀行業的監管一向嚴謹,兩件事對香港銀行業的影響都不大。筆者預計,如果3個月內發生同類事件,便會引發全球性經濟衰退。
莊太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