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9º
  • 81%
  •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新聞故事——黃飛鴻四代傳人在港辦「武林大會」 《功夫》「鐵線拳」 推動奧運武術路

       看過電影《功夫》,大家對趙志凌不會陌生,飾演帶點娘娘腔、穿大條紅色內褲四處走、被元秋謔稱為「屎忽鬼」的裁縫師傅(又名鐵線拳),就是他。現實中,趙志凌生於武術及中醫世家,是黃飛鴻的第四代傳人、洪拳師傅,桃李遍佈世界各地。一心希望宣揚中國傳統武術的他,早前特地由美國回港,花二十多萬舉辦「武林大會」,希望藉個人之力,推動中國武術正式成為奧運的競賽項目。

      身為一個雄赳赳的武術高手,趙志凌平日對徒弟發號施令都聲震詞嚴,但竟願意放下身段,在電影《功夫》中演娘娘腔的笑角,當中原因令人難以理解。

      不介意功夫 「藝術化」

      「好多人都問我,怕不怕醜化形象,但我覺得功夫在電影中應該要有突破,我在戲中雖是娘娘腔,但在義憤填膺中轉化感情,將功夫發揮出來,令人加深印象,都是好的!」趙師傅翹翹嘴角說,「這只是將功夫在電影當中藝術化罷了。」正因他這種開放的思維,加上「硬橋硬馬」的真功夫,令他深受賞識,早前分別有兩部在美國荷里活及加拿大開拍的外語片,邀請他擔綱演出。

      他不介意將功夫「藝術化」,甚至一改自己嚴肅的形象,全因他一直有個夢想,希望將傳統中國功夫發揚光大。他所指的傳統功夫,即是由古代少林傳承下來、未經修改的武術,重內功,如洪拳、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等,與現代武術充滿跳、躍、翻、滾等動作有所不同。

      今年八月,北京將舉行奧運會,中國武術亦在這個國際體壇盛事上初試啼聲,不過未能被納入正式項目,只能成為特設項目,給世界各地武術愛好者作表演比賽。但趙志凌不甘於此,他在年多前已計劃,希望藉北京舉辦奧運會的機會「搞搞新意思」,斥資二十多萬,發起連串「武林活動」,希望引發大家對傳統中國功夫的興趣。

      斥20多萬辦 「武林大會」

      十多年前已移居美國的趙師傅,經常周遊列國,在不同地方宣揚武學精神,又將洪家拳展現人前,令不少外國人趨之若鶩,紛紛追隨他,弟子亦在世界各地廣設學校,發揚傳統中國功夫。適逢今年是趙師傅的六十五歲壽辰,他藉着各地的朋友、徒兒及追隨者來港為他祝壽,於本月二十日籌辦「2008年首屆世界功夫精英大賽」、「2008年世界龍獅邀請大賽」等盛事,又帶隊到佛山、 泉州少林寺等武術發源地尋根問祖進行交流。

      參與功夫大賽的逾八十名參賽者,來自超過二十個國家,包括德國、意大利、巴西、瑞士等,都是各個武館的精英,而少年組的參賽者當中,更有一名年僅五歲的「小精英」。賽事將不分門派,各師各法,共同切磋觀摩。

      情形令人想起中國武術,若將來有機會成為奧運的正式項目時,又能否以這種形式來進行。外界一直認為,中國武術要正踏入奧運賽場,必先如柔道及跆拳道,作出一定程度的改造,至於該如何改造才能結合中國數千年來百家爭鳴的武術宗派,及改造是否要令部份傳統武術內容作出犧牲,都一直成疑。

      武術不能「縮短」為一整體

      趙志凌認為,如果希望將中國功夫「縮短」為一整體,是「走錯路」,因為中國功夫套路起碼有數千種,加上新舊式的武術各有所長,濃縮起來只會失卻色彩,能夠各師各法,展現各種套路的「真功夫」,才能夠將傳統功夫流傳下去,以及推向世界。

      他又特別提到,若武術真的成為比賽項目,應由資深的老師傅擔任裁判,否則年輕一代對傳統功夫認識不深,根本無法做到適當的裁決。

      趙師傅的入室弟子Martin Sewer 希望,中國武術可以盡快納入為奧運正式項目,讓更多世界各地的人認識到中國功夫,亦間接可令武術及相關活動得到政府更多資助。

      而趙師傅的追隨者、來自智利的 Mr De LuCA,以及巴西聯邦司法部司長特別助理李國權均異口同聲說,兩地的人民都十分熱衷於學習中國武術,希望它可以盡快打入奧運,縱使要作少許改造犧牲,亦在所不惜。

      記者 盧倩敏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