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輝的出身並非顯赫,但正是這成長環境造就他堅毅不屈的性格,並引領他走上創業之路。自小在公屋長大的袁耀輝憶述,其父是一位郵差,所以他自小對郵票情有獨鍾,他說:「當時郵政署每隔數月就推出新郵票,我很想第一時間買下,但沒有零用錢,唯有不吃飯或捱麵包儲錢,購買喜歡的東西。」就是這些經歷,培養出袁耀輝不怕吃苦的能耐,對他日後創業有莫大幫助。
大學畢業後,袁耀輝一直在大學教書,亦曾於商業電台擔任資訊科技總監,直至五年前,雖然視訊平台(OTT video platform)技術在當時仍未普及,但他認為視像媒體主流化是大勢所趨,便成立了天開,率先進軍市場,把握「頭啖湯」的優勢。
不過,正如袁耀輝所言,當科技發展轉趨成熟,視像平台便會普及,而行內競爭亦會日趨激烈,尤其是天開正開拓國際市場,其競爭對手更是來自世界各地。
要在芸芸對手中突圍而出,袁耀輝的「撒手鐧」是「個人化」。他解釋,傳統產品和服務大多只考慮功能,但在這個年頭,用戶體驗勝於一切。他舉了兩個例子證明個人化產品或服務是大勢所趨:以往可口可樂的罐身設計是倒模式的,全部印上品牌商標,但現在卻把不同人名甚至流行歌詞印上罐身或招紙,營造個人化的效果;facebook之所以在全球深受歡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個人化的功能,每個用戶都有根據自己喜好的timeline與news feed,同一產品卻有不同體驗。
把個人化的原則應用於數碼媒體,袁耀輝發展出與別不同的產品與科技。他以「個人化網頁」舉了一個簡單例子:當你在上海登入網頁,能看到本地化的元素,如當地的資訊以至圖像的採用,都隨著用戶的所在地及喜好轉變,讓他們有不一樣的體驗。
除了個人化元素外,袁耀輝堅持將「趣味」(Fun)的元素加入產品中。天開的英文名稱為「TFI」,「T」代表「Technology」(科技),「F」代表「Fun」(趣味),「I」代表「Innovation」(創新)。袁強調,「趣味」並不表示天開有意發展遊戲軟件,而是在其應用產品及軟件中加入有趣好玩的元素,如在會計軟件中加入特別元素,令本來沉悶的數字處理變得靈活有趣,讓用戶樂在其中。「原來在處理會計文件時,可以像打機般過了一關又一關,不經不覺間已完成整份報表,這不是很好嗎?」袁耀輝笑說。
本欄由中大EMBA課程專訪成功機構,冀讀者能從中借鑑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撰文︰ 林碧儀
由陳志輝教授統籌
(中大E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