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李健的專業知識大派用場,他為「雲耕一族」擬定不同的計劃書,向坊間的基金及一些商界社會企業責任計劃申請資助或撥款。
他憶述,其中有一次為了在短時間之內向某基金提交計劃書及發表報告,而申請的「死線」又碰巧是其中一位創辦人的生日翌日,於是他們就在工作中為拍檔「慶生」,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最終成功取得基金的資助。「這件事反映了創辦人及團隊的確對『雲耕一族』充滿熱誠,創辦人的努力和付出,也給予我更大的動力,為社企作出更多的貢獻。」李健說。
隨着業務發展漸上軌道,「雲耕一族」於今年三月設立「雲耕學院」,透過公眾教育推動都市耕作。李健表示,「雲耕學院」秉承了「雲耕一族」創辦團隊致力社會企業創新的原則,以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擴大其社會效益目標。這個教育用途的耕作學院位於商界環保協會的天台,可以說是「雲耕一族」未來發展的新方向之一。
目前,學院通過城市農耕相關的專業技術及管理培訓課程,務實地賦權賦能予有志成為「都市耕者」的城市人,其中更設立學徒就業計劃,以及特別設計的共融培訓課程,來輔助及服務不同社群及機構。
李健補充,「雲耕一族」在運用閒置城市空間提升城市綠色生產力、加強連結食物、社區和都市人間的共融關係以及引領創新服務式農業發展的基礎上,更為不同人士創造就業機會,推動社會共融,進一步實踐社會責任。由數年前開始,「雲耕一族」已經致力培訓聽障與新退休人士打理農場,讓他們成為天台農夫,受薪替「雲耕一族」打理愈來愈多的天台農場。
李健強調,「雲耕一族」的長遠目標,就是希望人人都能養成環保綠色生活習慣,學會珍惜食物。他說:「我們期望都市人透過農耕體驗,嘗試過親手裁種自己的食材,逐漸明白到食物得來不易,最終把環保融入生活當中,使之成為大家的慣常生活模式,然後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a better me〉。」
撰文:林碧儀
陳志輝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