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付+營商|再派消費券有利無害 - 勞俊傑

財爺順應民意加碼派1萬元電子消費券,反應不如去年般熱烈,社交媒體討論度遠遜去年。也許已經是第二次派發,逾600萬人已經領取並熟悉如何運作,少了一大堆疑問;而且趕在4月派發的首五千元,沿用去年登記平台派發,大部份市民不用做甚麼,坐着等收新消費券便可,年中會再發放餘下五千元。

財爺這次出手算慷慨,預留664億元,惠及660萬人,發放安排也簡便,估計只有少數「用完即棄」急急取消去年領券戶口者需要擔心如何領取首期派發;又或希望轉用新平台者要等到年中派第二期,才可與新符合資格者一起登記新平台,可能會略感不便。去年可領取消費券的電子支付平台包括八達通、WeChat 及AlipayHK等,財爺已表明其他電子支付平台如有能力及符合條件,願意在發放第二期消費券時納入,以增加市民選擇,打算借消費券拓展市場的其他平台也不用灰心。

政府去年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成功帶動本地消費氣氛,在疫情緩和時零售業和食肆收入大升,有助推動全年經濟增長;而在推動電子支付發展方面,4個平台成功吸納客戶,讓更多港人接觸到電子支付。再派消費券可令商戶和消費者維持電子支付習慣,尤其在疫情肆虐時,毋須用現金且即時到付的無接觸式支付,對防止病毒傳播和讓市民安心在家網購,起到很大作用。故此,對於一些人派消費券主要惠及電子支付平台或變相鼓勵市民外出,為免影響抗疫不如派發現金的觀點,實在不敢苟同。實情是電子消費券使用範圍已擴至超市、零售店、交通等,使用上與現金無異,對抗疫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
勞俊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