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處剛發表十一月香港統計月刊,自從體育委員會於○五成立以來,首次公佈本港體育及相關活動的經濟貢獻統計數字。一七年體育及相關活動的就業人數為八萬人,佔總就業人數百分之二點一,經濟貢獻為五百四十億港元,佔市價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兩個百分點。
體育運動除了上述的實質經濟貢獻外,更重要是無形的社會效益。綜合外國文獻指出,體育運動能夠促進市民身體和精神健康,促進社區發展及培養公民擁有良好的價值觀。
在本港,體育政策屬於民政事務局的管轄範圍,主要職責以三大方向推動本地的體育發展,包括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從經濟貢獻方面,大型體育活動的效果較為明顯。以本地體壇盛事的七人欖球賽為例,去年為香港帶來約三億八千萬港元收入,約一半的入場觀眾來自海外,平均逗留在香港八天,每人消費接近二萬港元。除了經濟收益外,賽事也為本港社會增添歡樂氣氛的體育文化,相得益彰。
體育運動對減輕社會的醫療開支也十分重要。目前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成為流行慢性都市疾病,而全民運動能夠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紓緩緊張的工作壓力,以及有效控制體重,間接降低社會的醫療成本。
美國的數據指出,每天運動三十分鐘以上的市民,對比不運動的人,每年可節省五百美元(約四千港元)的醫療費用。
社區體育方面,除了康文署公共體育設施外,體育俱樂部也扮演着推廣體育的重要角色,諸如南華會、帆船會及遊樂會等組織。
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 雷雄德博士
是非雷台——體育的無形貢獻
其他
更多- 是非雷台——兒童「放電」學嘢更叻2020-12-16
- 是非雷台——「肌」不可失運動App2020-11-14
- 是非雷台——疫下運動新意識2020-10-10
- 是非雷台——潮玩腳踏獨木舟2020-09-26
- 是非雷台——家居HIIT新潮流2020-08-31
- 是非雷台——戴口罩跑步非高原訓練2020-08-22
- 是非雷台——戴口罩運動風險管理2020-08-01
- 是非雷台——低安靜心率長壽之秘 2020-07-25
- 是非雷台——運動尿失禁 女士小心2020-07-22
- 是非雷台——護肝大法恆常運動2020-07-11
- 是非雷台——肥胖原罪不在脂肪2020-06-13
- 是非雷台——讓腸道菌動起來2020-06-06
- 是非雷台——預防肩頸痛年輕化2020-05-23
- 是非雷台——極限運動解救青少年2020-05-16
- 是非雷台——疫情下的焦慮2020-05-02
- 是非雷台——行斜坡更具健康效益2020-04-25
- 是非雷台——兒童少「放電」有損身心2020-03-21
- 是非雷台——慎選行山杖 減受傷風險2020-02-29
- 是非雷台——家居運動來抗疫2020-02-22
- 是非雷台——抗疫期家居運動指南2020-02-08
- 是非雷台——郊外遠足益處多 20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