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上,兒童在戶外玩耍是指在戶外進行的非結構性動態遊戲或體育活動(Unstructured Physical Activity)。研究指出,兒童在戶外玩耍能夠有效提升他們的能量消耗,俗語所謂「放電」,減少久坐不動的時間,而這些行為對改善膽固醇水平、血壓、身體脂肪、骨質密度、心肺功能、骨骼肌肉健康,以及心理、社會和環境健康,都有正面影響。
心理和社會健康方面,戶外玩耍可以培養孩子對自然空間的好奇感和興趣。戶外自然環境提供了堅韌性及自我調節能力的鍛鍊空間,並且協助發展應對生活中處理壓力的技巧。研究也顯示,二至五歲幼童到戶外公園玩耍的社交能力,對比起只在家中看電視的同齡幼童優勝得多。外國很多託兒所、幼稚園及學校都規定提供戶外活動的設施。以加拿大為例,每名兒童必須最少有四點五平方米的戶外玩耍空間,而澳洲更要求最少七平方米。
缺維他命D影響骨骼
近年來,由於兒童成長階段接觸戶外的機會愈來愈少,造成維他命D不足的情況漸趨普遍。維他命D對體內鈣代謝有十分重要的調節功能,協助腸道吸收食物中的鈣,並促進骨骼中鈣的沉積,強化骨質密度而使骨骼變得堅硬,預防長大後出現骨質疏鬆症。
現今世代,家長過份照顧和溺愛子女,促使兒童缺乏自理的能力,過度擔心受傷而不准許孩子們參與冒險性質的活動,就算一些低風險的攀爬或跳躍也被禁示。綜合文獻指出,兒童在戶外環境或遊樂場玩耍雖然存在一些跌倒受傷等風險,不過專家們平衡過兒童成長需要與戶外環境接觸後,一致認為家長是有必要讓孩子到戶外公園及自然環境玩耍,才可以確保身心健康成長。
目前抗疫停課期間,兒童的體能活動嚴重不足,容易損害身心發展,家長可給予子女多些戶外玩耍或遊戲活動的時間。
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
雷雄德博士
是非雷台——兒童少「放電」有損身心
其他
更多- 是非雷台——運動心率存在誤差2021-04-10
- 是非雷台——兒童「放電」學嘢更叻2020-12-16
- 是非雷台——「肌」不可失運動App2020-11-14
- 是非雷台——疫下運動新意識2020-10-10
- 是非雷台——潮玩腳踏獨木舟2020-09-26
- 是非雷台——家居HIIT新潮流2020-08-31
- 是非雷台——戴口罩跑步非高原訓練2020-08-22
- 是非雷台——戴口罩運動風險管理2020-08-01
- 是非雷台——低安靜心率長壽之秘 2020-07-25
- 是非雷台——運動尿失禁 女士小心2020-07-22
- 是非雷台——護肝大法恆常運動2020-07-11
- 是非雷台——肥胖原罪不在脂肪2020-06-13
- 是非雷台——讓腸道菌動起來2020-06-06
- 是非雷台——預防肩頸痛年輕化2020-05-23
- 是非雷台——極限運動解救青少年2020-05-16
- 是非雷台——疫情下的焦慮2020-05-02
- 是非雷台——行斜坡更具健康效益2020-04-25
- 是非雷台——兒童少「放電」有損身心2020-03-21
- 是非雷台——慎選行山杖 減受傷風險2020-02-29
- 是非雷台——家居運動來抗疫2020-02-22
- 是非雷台——抗疫期家居運動指南2020-02-08
- 是非雷台——郊外遠足益處多 2020-01-11